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参考信息

 

1—5月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稳步增长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7-05 15:01 ]

 

  今年1—5月,湘潭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保持向好态势,利润总额持续增长,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稳步增长。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工业营运状况持续向好,企业运行质量提高。1—5月,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1.01%,同比增长49.5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长34.16个百分点。构成综合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中,有六项为正增长,仅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产品销售率为负增长。具体为:总资产贡献率为8.12%,同比增长2.8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59%,同比增长20.5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7.52%,同比增长2.9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82次,同比增长0.1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用率3.39%,同比增长2.9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4804/人,同比增长28.28%;产销率98.13%,比同下降0.20个百分点。从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来看,1—5月湘潭规模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逐渐减缓。1—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24亿元,同比增长10倍,较1—4月增幅下降3倍,较1季度增幅下降33倍;亏损企业70家,同比下降32.04%;亏损企业亏损额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6.53%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实现利润12.28亿元,同比增长174.6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全市利润增长的主要力量。这3个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8.36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54.86%

  (三)八大优势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1—5月,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八大优势产业拥有企业数516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60.92%;拥有资产777.67亿元,同比增长35.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的83.79%;主营业务收入359.14亿元,同比增长49.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5.55%;利润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6倍,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8.38%

  二、规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衡,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一是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1-5月,湘潭市轻重工业比例达到17.48:82.52,与上年相比,轻工业比重又下降了4.9个百分点。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反映出全市轻工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层次较低,后劲乏力;另一方面也使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难以形成相互联动、相互协调、互为动力的良性发展关系,阻碍了全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依然占据绝对地位。1—5月,这三大行业的资产合计就达472.68亿元,占全市工业资产合计的50.93%,实现利润8.36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54.86%,这样的产业结构形成了全市“汽车、钢铁强则工业强,汽车、钢铁弱则工业弱”的局面,工业的走势受国际原油、钢材价格波动因素和铁矿石等金属矿产品价格因素影响很大。

  (二)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呈现递增趋势。1—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合计达626.69亿元,同比增长36.47%。其中,从行业分类来看,负债同比增长前5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负债5.42亿元,同比增长139.9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负债0.30亿元,同比增长116.4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负债116.94亿元,同比增长75.4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负责0.26亿元,同比增长70.6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负债4.35亿元,同比增长65.68%。这些行业企业负债的递增使得以上行业的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模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含量低。1—5月,全市84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经费支出的企业只有167家,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的19.72%;从事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6212人,同比减少90人,只占规模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3.86%;研究与实验发展(R&D)项目经费支出3.40亿元,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0.81%大多数企业技术较为简单,缺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企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增长来实现的,依靠技术进步、增长效率实现增长的较少,这也势必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两型”产业和特色工业,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快速提升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加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力度

  (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金融部门和各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搭建银企融资平台,提高银企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效率,加强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定期向有关商业银行推荐优势企业建议名单,努力协调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原料收购资金供应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业及优势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流动资金的投放。积极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系统,加强企业与担保单位的合作,加大企业的推介力度和信贷资金争取,缓解部分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贷款难的问题。

  (三)探讨企业发展后劲,努力提升科研发展水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命运,因此,今后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我创新能力。首先,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水平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积极创建集贤纳才的企业公共环境,以便吸纳和留住人才。其次,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员工搞科研,搞创新,大力开展小发明竞赛活动,使企业通过科研和创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增长新本领。最后,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技术贯穿企业的生产、销售、决策、管理和监督等环节,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李立武] 

[责编:谢凡]

  

 

湘潭市部署2010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

湘潭市1—4月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简明分析

湘潭市华菱线缆35千伏交联生产线投产

湖南省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生猪产业化问题研究

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和效果研究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