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参考信息

 

益阳市前三季度新型工业化呈现六个特点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11-30 10:29 ]

 

  今年以来,益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继续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1—3季度,益阳市新型工业化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达178.35亿元,同比增长22.1%;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二、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税收就业贡献加大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44.2%,同比提高38.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56亿元,同比增长37.0%,比去年同期提高16.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39亿元,增长88.5%,在所有34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盈利。截止9月底,企业亏损面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全市财政总收入达31.28亿元,同比增长24.7%,比去年同期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7.69亿元,增长2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为9.86亿元,增长2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1.23万人,增长9.4%

  三、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水平得到提升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达1.16亿元,占生产总值0.23%;专利授权量152项,增长141.3%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2%,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专业技术人员1.02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1%

  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有富有成效

  全市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型”特征比较明显。全市电力、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46.84亿元,同比增长16.9%,比上年同期回落11.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46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行业实现增加值11.59亿元,同比增长47.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7个百分点。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3%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分别为29.41千克、10.17千克、0.00990.03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5.5%49.7%

  五、集聚发展态势明显,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全市工业建设用地供地率为100%;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94.68万元,同比增长21.6%。工业建设用地供地率指标均为100%

  六、投资继续高位增长,内外引资成效明显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4.53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6.76亿元,增长52.5%,比上年同期提高23.2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1.58亿元,增长74%,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8.56亿元,增长42.3%。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45亿美元,增长33.8%;引进内资75.5亿元,增长42.7%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王毅]

[责编:范毅]

 

益阳市调度新型工业化考核工作

益阳市统计局认真部署能源年报工作

密切关注能耗指标 确保完成节能任务

益阳市部署下阶段新型工业化统计工作

益阳市船舶工业浅析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