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决策咨询

 

2010年长沙市工业结构浅析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3-10 10:33 ]

 

  2010年,长沙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加快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530.35亿元,同比增长24.0%;实现利润377.02亿元,增长36.4%

  一、工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重工业比重提高,工业经济趋重型化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重化工业和民生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长沙市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的发展。2010年,全市重工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重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2010年,全市规模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86.54亿元,同比增长33.6%,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43.81亿元,增长13.2%,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重由2009年的1:1.15变为2010年的1:1.38

  (二)高端产业比重上升,工业经济趋现代化

  2010年,长沙市现代工业产业发展较快,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增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实现增加值692.54亿元,同比增长33.3%,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7%;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2.78亿元,增长27.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9%;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2.68亿元,增长58.5%,比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三)园区工业比重提升,工业经济趋集群化

  2010年,全市两区九园实现增加值839.93亿元,同比增长3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4.9%,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两区九园在优势产业中的集聚效应突出,龙头企业聚集园区。园区在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中的规模工业企业有296家,占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数的51.1%;实现增加值583.03亿元,占六大产业集群增加值的87.9%

  (四)县域工业比重上升,工业经济趋区域化

  2010年,长沙市4县(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新投产项目相对较多,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县域工业的协调发展。4县(市)共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53.3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9.2%,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趋市场化

  2010年,长沙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19.65亿元,同比增长29.1%,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户均从业人员165人、户均主营业务收入1.18亿元、户均利润1003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3%27.7%36.3%。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政策微调,中小企业融资难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贷款难度、更高的融资成本、更严的资金监管。2010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的历史最高位,信贷收紧短期内对全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对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保大客户,必然会压缩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这将进一步加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国家对汽车等先导性行业的税收政策调整将影响全市的相关行业

   以汽车为代表的先导性耐用消费品行业,由于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拉动作用较强,其发展将带动机械、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中游投资类行业的发展,并传导到煤炭、电力等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先导性行业的发展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避免行业过热带来的风险,近期国家对房地产、汽车产业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可能给长沙的相关产业带来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确立和壮大主导产业

   长沙市正处在由中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重化工业迈进的阶段。在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应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为首选目标,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产业间的升级,如由汽车产业代替纺织产业;同时要注重产业内部升级,即通过工艺升级、价值链升级、产品质量升级。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目前,长沙市六大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优势,下一步要通过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产业价值链升级等形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内的优化升级。二是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骨干企业,加快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商用车生产基地建设。三是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均为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沙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长沙市工业要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成功转型,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疏通投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抢抓当前产业梯度转移新机遇,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程,引进战略投资人,采取企业并购、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引资融资,通过网上招商、诚信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工业项目落户长沙;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搭建政府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有效引导企业融资;政府要加快银企联合和银企对话,建立银企桥梁,方便企业融资;积极争取工业生产调度资金,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同时还款有保障的企业加快发展;要逐步强化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支持一批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让企业在股市中直接融资,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杨昂]

[责编:范毅]

 

长沙对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进行能源统计知识培训

“十一五”长沙工业节能成就令人瞩目

长沙市表彰2010年度工业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长沙市及早谋划全年统计教育培训工作

长沙市政府:“五个围绕 三个加强”全力做好2011年统计工作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