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降耗考核统计 > 统计信息

 

永州节能降耗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7-08 09:35 ]

 

  一季度,永州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降耗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压力增大。

  一、永州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

  省核定,一季度我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1.08%,较去年同期的下降6.25%大幅走高7.33个百分点,其中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45%;较去年同期的14.08%上升6.63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末,“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48%,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0.96%(详情见图一),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务必下降4.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1.5%才能完成 “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图一:单位GDP能耗、单位规模增加值能耗升降(±%

  

  

   二、节能降耗的诸多制约因素使节能降耗推进更加步履维艰

  当前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制约着能耗水平的下降。永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二产业发展滞后。一季度,二产业占GDP比重28.1%,比全国、全省分别低19.917.8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工业成为永州的主要产业发展战略,而工业是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经济发展对节能降耗在一定程度上将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中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国内外有利发展环境,承接经济发达地区剩余生产能力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压力,转移出来的必然是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企业,在永州目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意愿较强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很难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良性转变,较长时期内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一季度我市占GDP总量不足30%的工业消耗近70%的能源,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高出GDP单耗水平45%,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是永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传统产业的提升、落后产业的淘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冶炼、造纸、水泥为主的高耗能产业结构在“十一五”难以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工业重化程度明显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重轻比达到59.340.07,重工业占比比2001年提高8.3个百分点,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促使高耗能产业比重偏高,在生产旺盛的条件下,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行业结构不可避免会产生能源投入过大而产出相对较低的特征,给结构节能带来困难,给我市节能降耗造成了压力。 

 (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节能成效不明显。在结构节能难以推进的情况下,技术节能是有效的辅助手段,近年来,虽然永州科技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机制已初步形成。但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科技的需求看,依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单位数少,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低,一季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3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数5.26%;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0.14万人,比上年增长6.37%,科技人才总量增长相对缓慢。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有了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才能使企业在科技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县区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冷水滩、祁阳两县区科技活动人员之和占全市的85.38%、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全市的84.78%,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也严重影响企业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影响节能降耗。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转换效率来看,2009年为65.93%20101-2月为65.36%,一季度为64.67%,呈现逐步下滑趋势,表明在技术节能方面成效不明显,难以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使得节能形势更加严峻。 

 (三)全社会电耗高速增长,制约作用将加强。全市全社会电力消费经过了近一年的低位运行之后,随着城乡居民和工业用电的激增而大幅攀升,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为13332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5.55%。增幅在全省居第六位。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0.78个百分点。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11.1%,为近年来少有。其中:第一产业为168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83%;第二产业为7870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7%,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冶炼行业大幅反弹,“两高一资”企业开工充足,满负荷生产,导致全市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尤其是重工业用电量快速回升,电力消费671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2%黑色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主要用电行业增长更是迅猛,用电量分别为25444772310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8.3%41.76%38.21;第三产业为92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城乡居民用电为284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7.9%,增速比去年全年高13个百分点,由于家电下乡惠农政策的不断扩大,乡村居民用电剧增,同比翻翻,增长114%。而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电力消费还将继续高位攀升,必然极大制约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如何控制电力消费适度增长是节能降耗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节能降耗意识有所弱化。虽然2008年和2009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去年保增长的形势下一些地方节能降耗工作有所松懈,主要表现在部分“三高”小企业死灰复燃,新增企业中高耗能企业仍在不断涌进。通过近期对一些县区的调研发现,确实存在一些该关停的落后产能没有关停,而且还有极个别县由于前四年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不理想使得完成“十一五”任务十分艰巨而产生放任的态度,另有个别县区由于前四年完成任务较好而盲目乐观,节能降耗意识较往年有所弱化,这些都将会给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并进一步削弱已取得的节能成果。 

  三、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永州“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必须完成下降20%的任务。从2010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永州节能降耗形势严峻,面临诸多不利因素,2010年的节能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目标的最终完成,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一)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强化节能降耗责任意识 

  今年全市处于节能降耗攻坚的冲刺阶段,并且目前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要摸清当前节能降耗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着力应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上而下地营造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要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节能降耗责任,履行职能,改变节能降耗工作多头无绪的局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今年上半年要做好对各区县政府2009年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2010年节能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工作。对各区县、各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切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坚决完成。 

 (二)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技术节能步伐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各地“三小”企业屡关不停的现象,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保证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按照“以大代小”的原则,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减少高耗低产企业的不利影响。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多渠道节能降耗融资机制,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科研项目顺利开展。进一步推进技术节能步伐,加快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的改造,尽量缓解当前节能降耗的巨大压力。

 (三)继续推进差别电价,全力应对用电高增长

  针对用电过快增长的情况,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取消一些地方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的电价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高差别电价。在政策层面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低耗高产企业多生产,而适当限制高耗低产企业的生产。此外,还应该按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要求做好公共部门的节能工作。进一步控制生活用能增长,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等电器家电下乡,营造全社会节能氛围,从各方面不断减少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耗,为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奠定基础。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抑制高耗能行业发展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从增量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考虑到目前趋重化工业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因而在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和严格执行企业投资的核准和备案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主投资、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真正的市场主体。在招商引资方面,引进具有经济效益高、能源消耗少、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县区,暂停项目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对未完成任务的企业,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不予批准新增用地,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坚持从存量上加快结构调整,尽快淘汰那些能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如小冶炼、小水泥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从而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有效控制能耗增长。

 (五)提高新能源比重,促进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

  目前永州市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空间并不大,未来节能工作的重点应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下功夫,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增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梁芳]

[责编:江泽智]

 

永州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情况分析与建议

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

湖南省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东安加强乡镇场工作督导 确保人口普查“六落实”

永州市召开人口普查工作会议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