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共有8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有31家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重点耗能企业是推动全市节能降耗目标实现的主力军。1-6月,全市31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如下:
一、重点耗能企业的基本特点
1、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重点耗能企业占大头。31家年耗能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量-回收利用能源量)339.83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93.3%;实现工业总产值201.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8%。重点耗能企业产值不到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综合能源消费量却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九成以上,可见重点耗能企业在我市节能降耗工作中举足轻重。
2、从重点耗能企业结构来看,行业分布较集中。我市31家重点耗能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1家,重工业30家。按行业门类分,采矿业8家,制造业22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1家。按行业大类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家,棉、纺织业1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家,合计9个行业。
3、从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品种来看,以煤炭消费为主。从上半年31家重点耗能工业各能源品种消费情况来看,工业生产消费中仍以原煤等常规能源消费为主,原煤消费(不含加工转换投入量)占据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半壁江山,消费量高达198.73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4.56%。煤炭比重较大不仅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也较低。
4. 1-6月,重点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27个,其中14个指标值同比增长,占51.9%。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有吨钢耗新水(6.16%)、吨钢耗电(7.35%)、吨水泥综合能耗(4.75%)、吨水泥综合电耗(5.24%)等。
二、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行业比重小。目前全市工业经济依然是以高耗能、比较初级的原材料产业为主体,主导产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列行业大类能源消费量前4名,依次为216.17万吨标准煤、14.15万吨标准煤、24.29万吨标准煤、69.83万吨标准煤,这四大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耗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的89.1%。而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能耗行业比重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
2、煤炭消费比重较高,洁净能源消费比重低。我市能源消费结构单调,煤炭仍是当前能源消费的主体。这种单一的能源消费格局,不仅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不相适应。据测算,每消耗一百吨标煤将排放烟尘3.5吨、二氧化硫3吨、废渣15吨,而排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总量分别约有90%和70%来自燃煤。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相适应,在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居住与生活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从根本上改善能源结构,难以满足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优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3、部分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节能降耗投入资金不足,设备更新改造迟缓。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全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所需资金存在着很大缺口,而国家对节能降耗项目资金的扶持政策,也只是今年才开始全面实施。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资金紧张,心有余力不足。二是企业节能降耗意识不强,大局观念差。节能降耗工作需要资金、人力、物力投入,而这种投入可能短期内并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是企业节能降耗管理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奇缺。节能降耗工程是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的工程。目前较多企业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评估手段。因此,在生产的很多环节没有做到节能降耗。
三、建议和措施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的收关之年,但当前主要面临节能目标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整体电耗技改节能任务重、高耗能行业产能仍在扩张、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社会层面的节能降耗调控乏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困难和矛盾,为此,就下一步湘潭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凡是属于高能耗的生产项目必须从严从紧,并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大造纸、铁合金、建材、有色、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督促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结构调整节能的各项工作措施,建立落后产能正常退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根据全市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突出抓好电力、冶金、有色、水泥制造等重点耗能行业及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的目标与措施,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比如水泥制造企业,通过余热发电减少成本,节能大有潜力可挖。
3、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好地发挥结构节能的作用。由于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差异,不同行业之间的耗能水平差异较大。对于工业内部,应在加快发展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同时,严格制止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张薇]
[责编:江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