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泉镇是常宁市农业人口最多、地域面积最宽的乡镇。该镇辖62个村、1个居委会、79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7万人,辖区面积达22.8平方公里。2006年开展的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该镇之所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得益于李冬桂同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用“心”做好的。
热 心 抓
40岁出头的李冬桂,在乡镇工作已有23个年头,他对事业情有独钟。2006年,新的乡镇党委换届后,任洋泉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分管机关后勤、信访工作、烤烟生产,可谓“杂务”繁忙。正当近年底,各项应酬高度集中的时候,他主动挑起了全镇农业普查这副重担,于是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突出农业普查这项中心工作,从全镇农业普查的工作规划、总体动员、骨干培训、筹办示点等活动都严格执照要求作出详细的、科学的工作方案,为全镇开展农业普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 心 管
根据洋泉的实际,他精心实施三管齐下。一是严管镇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业务分项分片包干,与组成人员工资补助挂钩,自己既管全镇的普查工作,还带队到业务量最大的一片联系工作,从而激发了一班人主动抓积极干的热情。二是严管村级业务人员。全镇近300名的业务人员都是他经过培训、考试、考查考核以镇人民政府文件名义确认的,对业务人员实行基础工资、业务补助和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而激活了村级业务工作员的活力,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三是严管普查经费。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过他的努力争取了6万元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做到该发的发、该补的补、该奖的奖、该扣的扣,自己确没有拿过一分钱的补助,更没有报销一分钱的差旅费,经费管理情况公开得明明白白。
细 心 查
对每个普查区的任何一项业务他都时刻挂在心上。正式入户登记以来,他或步行、或骑单车、或自己掏钱租摩托,日夜兼程,跑遍了全镇所有的普查小区,一旦发现差错随时纠正,并及时召开全镇普查员会议,互通情报,统一规范,在源头上保证普查质量。在普查期间,元旦也没有休息过一天,他爱人的四十岁生日那天都未能回家一趟。为了把住业务质量关,对全镇几个大的村,在入户普查的基础上,他组织精兵强将到镇普查办集体审核,填报表格,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全镇普查工作的平衡发展。
[衡阳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