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贺国春同志担任常宁市板桥镇农普办普查指导员,该同志在普查的各个环节中,尽心尽职,竭尽所能,善于在普查工作中找准突破口,为搞准该镇的农普数据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把学习放在首位
作为农普办指导员,贺国春积极参加上级培训,认真听课,认真笔记,向老师学,从普查手册学,他深知这次农业普查涉及范围广,普查内容多,技术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不学习好,不掌握好技能和方法要领就会辜负上级的期望,通过学习,他明确了这次农业普查的重大意义,它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基本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关系到2亿多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大事,是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全面反映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客观衡量各项支农政策的实施情况与效果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增加农村投资,有利于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利于加大扶贫投入,有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学习使他下定了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决心,增强了信心和责任感。
二、把宣传当作法宝
农业普查涉及的范围广,牵涉到千家万户,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贺国春就利用大会、小会、标语、横幅、宣传资料,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动,向群众耐心细致地宣传农业普查的意义、内容、方法、时间、保密规则等,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提高了群众对农业普查工作的认识、共同积极自觉地参与农业普查。
三、把培训作为关键
农业普查搞得好与坏,关键是普查员的素质,一是要有政治素质;二是要有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就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忠于职守;业务素质就是工作能力,全心全力。2006年11月底贺国春请来了市农普办领导、技术人员对全体镇干部、村干部、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效果相当好,认为这次农业普查表格科学、实在、全面、符合现实,使该镇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一步掌握了业务技能和工作要领,为搞好农业普查工作提供了技术保证,也就是抓住了关键的环节。
四、把入户作为重点
数据要真实,入户访问是重点,从宣传发动到骨干培训始终贯穿了这个思想,如果原始信息不准确,就好比高楼大厦的基础不稳,依据不准确的信息制定政策就好象是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楼,最终受损失的是农民。因此,贺国春要求所有普查员都要坚持实地访问的原则,逐户、逐人、逐单位、逐项进行询问登记,严禁不经调查询问,凭经验填报、不得编造或瞒报。入户询问要讲文明、有礼貌、谦虚谨慎,要衣着整洁、佩带证件,不影响群众生活和生产,不侵犯群众利益,不与群众争吵,通过他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整个农业普查登记阶段没有发生一起不愉快的事情。
五、把质量当作责任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政府和普查对象之间的桥梁,直接面对普查对象,是农普一线人员,从摸底、登记、复查、抄录、快速汇总等一项都不能马虎,贺国春要求全体普查员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不急于求成,不赶进度,一时拿不准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农普机构请示,不自作主张,不随意处理,做到不重、不漏、不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登记结束后,通过自查、互查、议查,把错误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了农业普查质量。
六、把私事放在一边
农业普查开展后,贺国春一心扑在普查指导工作上,带领普查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在各普查小区,连续住镇1个月不回家,本人和妻子都有病也顾不上上医院看病,忘记了家庭,忘记了身体,直至快速汇总,小区分装整理,表格资料移交后,才算松了一口气,以一个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坚持原则,执行方案,依法调查的农业普查工作人员之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普查任务。
[衡阳市农普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