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衡阳市政府召开8件实事调度会
9月7日上午,衡阳市政府召开八件实事调度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常务副县市区长和市直各责任单位负责人,会议由市政府秘书长、市8件实事考核办主任张玉林主持,常务副市长廖炎秋在听取各县市区和市直各责任单位的情况汇报后,通报了我市1-8月份8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今年以来8件实事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作法,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目前8件实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阶段我市8件实事工作做出了布署安排,重点强调做到“四抓”:强化责任抓进度、筹集资金抓落实、优化环境抓服务、求真务实抓考核。会议要求全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直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全面圆满完成我市今年8件实事各项工作任务。市8件实事考核领导小组组成员、市统计局副局长谢明菊参加了会议。
邵阳市召开省8件实事工作调度会
9月6日上午,邵阳市再次召开了省8件实事调度会,市委和市政府督察负责人、市8件实事考核办、市统计局及市直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责任单位负责人汇报了1-8月落实省8件实事的进展情况,截至8月底,省下达的22项考核指标,已有9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有8项指标完成率在60%以上,其余项目达到进度要求,总体来势较好。各责任单位对8件实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说明,并当场表态,下一阶段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省8件实事的按时完成。
市政府秘书长胡民主主持了会议并在会上讲话:一是今年8件实事起步晚,但工作抓的紧,实施过程进展顺利,能确保任务完成;二是有关责任单位要抓紧衔接资金到位问题;三是市委和市政府督查室、市8件实事考核办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到经常考核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对在调度会上了解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市委常委做一次专题汇报,争取领导重视解决;四是对下阶段抓省8件实事工作提出要求:希望各责任单位对8件实事思想要认识高,工作要做的实,办法要想的多,标准要提得高,真正把8件实事办成一项项民心工程。
邵阳市提前超额完成省定通畅工程目标任务
今年,邵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发扬连续作战、奋勇拼搏的无畏精神,带领各乡镇及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克服任务艰巨、材料涨价、资金短缺等多种困难,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截止8月底,全市农村公路完成建设投资6.77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25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完成75公里,通畅工程完成2151公里。通乡公路进度是去年同期的254%。通畅工程进度是去年同期的264%,已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省定8件实事1850公里目标考核任务。
一是早计划部署。改变以往计划下达迟、前期准备久、工程启动慢的问题,今年元月份,市交通局就主动与省厅衔接好了项目计划,并及时向各县市区下达预安排计划。确保业主单位早做建设计划,早启动程序,早进场施工。
二是加强协调组织。做到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督查,一季一讲评。特别是针对今年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全面开工,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县市区建设进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7月2日至4日,市委市政府在洞口县召开全市交通建设督战会议,市五大家领导到会指导。会后,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督战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严格质量监管。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市区质量管理实行分片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农村公路四级质量监督网络,加强了对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工程材料的质量等管理,严格路基路面施工程序的把关。尽管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里程长、工地分散,但工程质量都在监控范围之内。
新田县城镇就业工作力度大 “8件实事”指标任务提前完成
今年以来,新田县加大了城镇劳动就业工作力度,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城镇劳动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元至8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3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9%。对城镇零就业家庭进行就业援助63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26%。
为了更好、更快地把本部门承担的“8件实事”工作办好,他们首先是层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制,把指标分解到部门、股室、社区和具体责任人;其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送技术下乡,与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第三,通过“招商引资”活动,引进外地老板来新田办企业,扩大本地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第四,通过创业培训和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积极培植一批本地的中小企业,增加劳动者的就业岗位;第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企业空岗报告制度,深入企业调查摸底,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把收集的信息通过室外电子显示屏、公告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发布,为失业人员提供快捷的就业服务;第六,对零就业家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每一名职工联系一户零就业家庭,帮助学技术,联系适合的工作岗位,切实解决零就业家庭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 工作交流
武冈市五措并举援助零就业家庭
为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武冈市成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领导小组。武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专人专抓,制定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施方案。负责落实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武冈市区近千个困难家庭,对零就业家庭进行了摸底登记,认定零就业家庭186户。
为解决这些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武冈市采取5项措施予以援助:一是岗位援助。武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07年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开发环卫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每人每月工资400元,并代缴社会保险费。二是资金援助。凡自主创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市政府给予1000元的就业补助;对安置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各类用工单位,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安置补贴。三是技能援助,对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开展“一对一”帮扶,要求每个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每人帮扶一个零就业家庭。五是生活援助。对家庭特别困难的零就业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给予困难救济,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由于援助零就业家庭措施硬,落实到位,到目前,武冈市已完成全年零就业家庭安置任务的97.6%。
嘉禾县切实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8月下旬,接连几场暴雨过后,嘉禾钟水乡苟公街村村民仍能喝上干净的井水。这本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对于300多口人的苟公街村来说,却是村民几十年的夙愿。
2006年过上温饱生活的苟公街村民首先想到要解决的就是喝水问题。村委会主任的李昌群召集村民开过几次大会后,一致同意将离村100多米外的一口井水挖出来,重新修建一口水井。村集体没有钱,李昌群和李本义就带头捐款,李本义还将自己用于建房的红砖、河沙、水泥捐出来。在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一口与井外污水完全隔离的标准水井建成了。2007年,已担任村民兵营长的李本义再次为村民喝水的问题操心,他先后3次去县水利局反映村民饮水困难。县水利局接到报告后,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到苟公街村进行实地勘察,提出了将水塘边的井水挖出来,将村边水塘挖深蓄水,重新建井取水。县水利局的建议得到村民的认可。李本义再次带头捐款,并将自己建房的钢筋垫出来。村民积极响应,纷纷捐款,在广东打工的村民还托人为自己垫付捐款。仅10多天的时间,村里就收到捐款一万多元。但是,重建水井需要2万余元,还有1万多元的缺口,怎么办呢?乡党委政府了解这个情况后,多次去县水利局衔接,争取了1万元扶持资金,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在县、乡、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苟公街村的饮用水工程于今年2月开工,7月竣工。工程完工后,即使下了大暴雨,井水依然清澈见底。从此,苟公街村的村民喝上了清洁干净的放心水。
安仁县“三管齐下” 优化8件实事项目施工环境
为解决当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建筑材料价格虚高、工程运输管制太严以及周边群众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问题,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日前,安仁县开展了项目施工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三管齐下”整治8件实事项目施工环境。一是启用工程运输“绿卡”标识。由县考核办、县优化经济环境治理办给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运输车统一颁发“绿卡”标识,明确规定,县交警、工商、农机等部门对贴有该标识的车辆一律予以放行,不得随意拦截、扣留和处罚。二是出台建筑材料最高限价。由县发改局、县物价局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和建设需要,对本地生产的砂砾、碎石制定一个最高限价,严禁各采砂场、碎石厂和经销商恶意串通涨价或随意抬高物价。三是配备项目治安兼职民警。由县公安局统一调派,分项目指定治安兼职民警,兼职民警对包干项目全程跟踪,定期排查,及时调处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嘉禾县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
嘉禾县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作为8件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为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手段,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能力,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依法使用,今年,我县从四个方面加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一是深入开展了基金纪律教育,形成了人人关心基金安全、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继续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基金管理使用。三是健全完善了基金监督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了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优化了监管手段,强化了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了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的统领协调作用,与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内外结合的监管合力和监管机制;加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了基金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