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经济普查办设在县统计局的四楼,四间办公室一次排开,很普通的四间房,但也有其特别处,就是设立普查办有来,常常是灯火通明,特别是今年3月份有来,好象很少有不亮灯的夜晚,有时一连几夜通宵亮着,这一亮,映衬出普查办的艰辛,也撩拨起不知情和知情者的心。可不,对面刘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刘大爷是统计局的退休老同志,在局里上班时,统计局处在恢复期,经费相当紧张,又是提倡勤俭节约的年代,节约一桶水,节约一度电成为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当时统计局是节约的典型,用过的信封翻转来,用浆糊粘一下,又用一次,时任局长还在大会上做过节俭经验介绍呢。受环境的熏陶,在刘大爷眼中容不得丁点浪费的砂子。
刘大爷退休后,就住在统计局宿舍,县统计局搬到新办公楼办公后,与刘大爷成了对面邻居,远亲不无近邻,从此,刘大爷总是关心着这个大邻居。刚搬来时,如果有人下班时忘记关灯,一到晚上,准会听到刘大爷在喊,谁……谁的办公室未关灯,喊不来人就打电话,几个月后,办公楼的“长明灯”、“常流水”现象几乎绝迹,院内住户逐渐谈忘了刘大爷的呼喊声。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2004年9月,以前从不亮灯的四楼,却不时亮起了灯,直到很晚,刘大爷纳闷:四楼不是一直空着,怎么常亮灯呢,是不是局里年轻的后生们,忘记了统计局的优良传统,是不是新来的人,不知统计经费的困窘……。刘大爷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9月底的一个晚上,刘大爷爬上四楼想探了个究竟,刚走到四楼楼梯口,隆回县人民政府首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映入眼帘,怪不得呢,经济普查开始了,刘大爷停住了脚步,准备往回走,但仔细一想,不对呀,经济普查才开始,就这么忙吗?还是看看好,办公室小刘热情接待了刘大爷,刘大爷看到办公室灯火辉煌,每个办公室还配有电脑,四位姑娘在熟练地操敲着键盘,微笑着问:“忙着呢?普查刚开始就这么忙?”“可不,普查是刚开始,但经济普查有特殊性,就说普查表的准备吧,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有现成的户数做依据,加上一定的数量就行了,可经济普查不行,每个行业的指标不同,普查表也就不同,只有在入户登记前进行全面清查,需要多少普查表才有依据,这步工作已差不多了,目前正在进行清查表录入呢?”小刘微笑着答道。听了小刘的回答,刘大爷忙起身,“我怎么这么不开窍呢?莫打扰你们,我走了。”
从那以后,刘大爷关注普查办的灯,也习惯了普查办的灯。时间对繁忙的人往往很吝啬,转眼就到了5月上旬,随着抽样核查工作的结束,普查办的灯突然不亮了,且一连三个晚上,习惯了普查办亮灯的刘大爷可不习惯了,心想:怎么说不亮就不亮了呢,第四天一上班,刘大爷正想探个究竟,刚走到办公室楼梯口,就碰到普查办小刘风风火火走来,小刘惊喜道:“刘大爷,巧了,我正好找你呢,明天召开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会,你老是老前辈,老行家,局领导缴请您参加,请多提宝贵意见。”“别……别……,十多年不在一线了,业务生疏了,我就不参加了吧!”刘大爷推辞着。“姜是老的辣,您就别推迟了,第三次人口普查你是业务主管,第一次三产业普查也聘请您帮忙,好了,我走了……”
数据质量评估会如期举行,刘大爷静静地听着,不明地记着,该他发言了,他说:“我对经济普查是一知半解,这么多年未直接接触专业了,我也说不出所以言来,但我相信,这次普查的质量差不了,普查办不就在我的对面吗!我做了一下统计,从去年10月1日开始,普查办共有99个晚上亮灯,其中亮通宵16晚,晚上2点以后熄灯的38晚,12点以后熄灯的49晚,11点以后熄灯的89晚。四间办公室全部亮灯的61晚,三个办公室亮点的22晚,两个办公室亮灯的10晚,一个办公室亮灯的6晚。二、三楼统计局办公室亮灯的晚上也比以往多,因不清楚是正常报表加班还是普查加班,没有统计。有这么多专业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干,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普查时间紧,工作量大,二是专业人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精益求精。当然,仅以此判断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普查办工作人员在力求准确,想方设法防止偏差,齐心协力减少差再生性差错。”
听了刘大爷的话,外单位的人都感到惊诧和敬佩,但普查办的人员,特别是统计局工作人员,敬佩的是一个老统计工作者的细心、耐心与恒心……
[隆回县统计局肖升初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