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普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普查表表种设计过杂,指标设计过细,内容设计过多,难度设计过大,这些大大超出了基层普查员应有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上面过分强调普查数与年定期报表数相衔接,导致普查数据的不真实性。
(三)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越来越差。普查对象随便报个数、一问三不知、不理不搭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各级领导对普查的重视程度也不如以往。这次经济普查,在填报对象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确保经济普查质量的主要经验
尽管这次经济普查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但是在永兴县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各级普查机构的有效组织和广大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经验有: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这次经济普查无论县委、县政府,还是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都非常重视,“一把手”亲自挂帅。永兴县25个乡镇的经济普查机构,全部是书记任顾问,乡镇长任组长。普查入户登记的第一天,正值2005年元旦节,县长刘建国在副县长李五一的陪同下来到城关镇看望普查工作一线的同志,并亲自入户登记了解情况。在经费上,县乡两级优先保障,在人员上,县乡两级优先安排。
(二)建章立制是根本。一是各乡镇政府领导向县政府签订了经济普查目标管理责任状,从而建立了上下整体联动的政府保障机制;二是建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乡镇经普工作制度,对乡镇经济普查登记质量实行责任包干;三是建立了经普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以人为本是保障。要完成经济普查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我县严格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精心选调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广大普查人员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忘我工作,许多同志带病坚持工作,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县开发区普查员唐亚丽为了不漏掉普查单位,几次徒步几里山路也要把单位普上来,城关镇普查指导员曹淑群针对普查对象复杂局面采取了集中力量,个个突破的办法进行登记,县经普办副主任段国珍同志年老体弱,在登记期间带病深入各乡镇检查指导工作,县经普办工作人员刘秀英、王菊兰两位女同志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忍痛割爱把小孩送到乡下母亲家照料。
[永兴县经普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