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参考信息

 

长沙市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增长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7-05 16:50 ]

 

  今年以来,长沙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内外经济回升趋暖和市场需求外部经济环境逐渐好转的发展机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扩大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继续开展两帮两促活动,力促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增速稳步上升、转型发展初显成效、支柱产业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稳步上升。1—5月,长沙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7.49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同比提升10.0个百分点,比1—4月提升0.5个百分点,比1—3月提升2.1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中部六省会城市第3位,总量居前两位的是武汉和郑州,分别为759.1亿元和570亿元;增速居前两位的是武汉和合肥,分别增长31.1%27.5%

  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1—5月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09.38亿元,同比增长34.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58.11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低于重工业17.0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为1.21

  分经济类型来看,股份制企业总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1—5月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68.81亿元,同比增长17.2%;集体经济实现增加值7.09亿元,增长17.8%;股份合作经济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增长24.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10.87亿元,增长33.9%;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7.89亿元,增长10.2%;其它企业实现增加值38.40亿元,增长24.3%

  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贡献最大。1—5月,全市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03.54亿元,同比增长29.6%;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76.18亿元,增长14.7%;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87.77亿元,增长24.3%。大型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3.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3%

  从行业门类来看,制造业占主导地位。1—5月,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52.98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4%;采矿业实现增加值6.10亿元,下降6.9%,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8.41亿元,增长7.3%,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

  从行业大类来看,烟草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总量大幅领先其他行业。1—5月,增加值总量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0.88亿元、143.92亿元和3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54.4%16.7%,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8.3%25.4%5.7%

  (二)园区工业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园区工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长沙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增速大幅提升。1—5月,全市两区九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97.80亿元,同比增长35.8%,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4%。长沙高新区实现增加值87.46亿元,增长42.7%;长沙经济开发区实现增加值109.64亿元,增长40.0%。两个园区合计实现增加值197.1亿元,占两区九园66.2%,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4.7%

  (三)产业集群增势强劲。1—5月,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45.59亿元,同比增长37.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3%;其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42.55亿元,同比增长66.3%,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3.1%

  (四)转型发展效果明显,工业产销衔接较好。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10.26亿元,同比增长166.5%,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1.8%,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590.43亿元,同比增长3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2%,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五)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23.2,比上年同期提高31.1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去年同期26.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30亿元,同比增长37.9%;利润总额达77.29亿元,增长23.7%,利税总额206.54亿元,增长28.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0亿元,比上年下降7.4%,企业扭亏成效显著。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长沙市工业快速增长既有全国经济持续回暖的拉动影响,更有长沙市加快转型发展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显效,以及企业开拓市场、创新产品、效益明显好转后自主性增长的内在动力。

  (一)得益于中央、省、市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危机以来,中央、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国家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等工程建设。今年,国家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为长沙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中联、三一、山河智能等紧紧抓住国家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大品牌宣传和新兴市场开拓,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高速发展。

  (二)得益于企业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企业加大了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千方百计促生产,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博世汽车新增了多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推出新产品;威尔曼制药、湘药制药、千山药机等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晟通科技新增工业型材项目,增加3条生产线;东方时装新增先进设备,加大品牌的转型升级和全国市场的拓展力度;楚天科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加酱油加大技术创新,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酱油生产由浓酱油转为淡酱油;北汽福田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向中重卡发展,效益增长方式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去年上半年是金融危机影响长沙工业最深最重的时期,工业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91—5月,长沙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5.7%,增速同比回落9.0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年来同期的较低水平,因此今年的较快增长与去年的基数较低具有一定的关系。

  三、工业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品出口虽有所恢复,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1—5月,全市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5.51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同比提升54.0个百分点。去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品出口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口虽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1—5月,全市出口交货值比2008年同期减少14.44亿元,仅为2008年同期的79.4%。三河智能目前的出口水平大约为2008年同期的90%左右;三一出口业务较2009年虽有所增长,但仍未达2008年同期水平。

  (二)中小企业贡献下降。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3.94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5%,同比回落20.9个百分点。

  (三)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今年以来,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提高,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为相关行业特别是煤炭、钢铁、有色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利润大幅提高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给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机械、化工、轻工等行业增加了成本压力。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无论是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终端消费引起通货膨胀,还是受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制约无法传导而导致部分中下游行业利润下降、亏损企业增多,最终都会造成需求的萎缩而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从而使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态势无法保持。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油价攀升带来生产成本和用车成本大幅升高,北汽福田等汽车产品利润空间压缩;中铁轨道、湘江涂料等因原材料、水、电、燃料涨价,生产成本上升;因受西南旱灾影响,白糖价格从2009年的3762/吨上涨至5200/吨,加之其他因素影响,致使长沙百事可乐今年将减少利润3000万元。

  (四)工业机械等支柱产业配套能力不够。长沙市已集聚了中联、三一、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主机生产企业,产品畅销世界各地,但与工程机械行业密切相关的配套环境却不够理想,本地配套厂家不多,企业只能在全国各地寻求配套和部分关键零部件,如泵、阀、液压件等配套件还需大量进口,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限制了企业发展,同时也减少了税收来源。

  四、全年工业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

  由于2009年长沙市工业经济是前低后高的走势,在上年同比基数渐次抬高的影响下,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运行的压力加大。初步判断2010年长沙工业生产增速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复杂的局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巩固和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全市上下应当正确看待工业经济的良好开局,切不可盲目乐观。一方面,工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要抢抓国内外经济向好的有利时机,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关键是要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走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方式;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统筹兼顾,把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增长,盘活资金、挖潜增效,逐步消化价格上涨的增支减利因素影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根本性好转,推动长沙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扶文武]

  [责编:谢凡]

  

  

 

长沙:《人口普查登记操作卡片》提高登记工作效率

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长沙市雨花区人口普查宣传有创意

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创办《人口普查报》(图)

长沙市积极部署“飞地”人口普查工作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