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决策咨询

 

长沙市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腾飞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8-16 08:37 ]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沙市先后引进博世、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并成功引进北汽福田、陕汽集团、众泰汽车、广汽菲亚特、比亚迪等一大批国内汽车骨干企业,精心培育汽车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成为长沙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一、发展现状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100家。2009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企业114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5家(含美的客车),改装汽车制造企业3家,汽车车身、挂车的制造企业31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68家,汽车修理企业3家,汽车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企业各2家。主要企业有长丰汽车、陕汽环通、北汽福田、同心实业、博世汽车、日立汽车等。

  (二)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2009年,全市共生产汽车10.87万辆,比2008年增加2.73万辆,增长33.6%;生产改装汽车6451辆,比2008年增加1278辆,增长24.7%

  (三)利税总额近20亿元。2009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2.99亿元,比2008年增长27.5%,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实现利润总额9.04亿元,增长16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3%;实现利税总额19.8亿元,增长4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2.9%;总资产为138.4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的4.9%。从业人员达2.97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6.7%,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0.31万人。

  2005-2009年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指标

 

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数

(个)

主营业收入(亿元)

资产总计(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年末从业人员(人)

2005

80

  64.68

46.01

0.99

21854

2006

92

  91.02

61.53

2.52

22268

2007

92

  124.16

83.88

4.16

23183

2008

94

  147.62

116.32

5.94

27495

2009

114

  200.62

138.47

9.04

29665

  (四)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200.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实现工业增加值48.11亿元,比2008年增长20.4%,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4%,比2008年提升2.4个百分点。

  二、主要优势

  (一)车种全,产业配套基础较好。目前,长沙市整车生产能力涵盖了轿车、轻中重载货汽车、越野车等,主要产品包括长丰越野车、众泰系列轿车、长沙福田载货汽车、陕汽环通重型专用汽车、梅花汽车等。随着今明两年比亚迪轿车与电动客车、菲亚特系列轿车等汽车的投产,长沙市将成为全国最完整车系制造地之一。此外,长沙市还有博世、日立等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二)需求旺,市场潜力大。近年来,家用汽车纷纷进入老百姓家庭,汽车消费增速十分迅猛,已成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增长点。2009年,长沙市汽车类零售额比2008年增长44.5%,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4.9%。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汽车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大。

  (三)区位优,交通运输便捷。随着中部地区的加速崛起以及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建设,长沙市将全面建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两型社会,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中,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拥有区位、市场、基础、环境、交通等诸多优势。

  (四)前景好,新能源产品即将投产。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整体收购美的客车的基础上,比亚迪汽车在长沙市再投资30多亿元,将新建一个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年产120万辆轿车和微型面包车、3000辆纯电动大巴、10000套客车底盘及相应配套的发动机、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节约能源消耗意义重大,国家已经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导政策,制订出公交车和出租车补贴政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长沙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广阔的前景。

  三、发展差距

  (一)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沙市汽车工业经济总量明显偏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偏低。2009年,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仅为48.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2%,低于工程机械产业集群16.4个百分点。

  (二)企业规模偏小。与全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比较,长沙市汽车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虽为长沙市最大的汽车工业企业,但2009年产量不足1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仅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五,而一些大中城市的汽车工业优势明显,如长春的中国一汽和一汽大众、上海市的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天津市的天津一汽丰田、重庆市的长安福特和长安汽车、武汉市的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郑州市的宇通客车和日产汽车等等,规模大、实力强,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技术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长沙市是科技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多,要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支持,使长沙市汽车工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著名品牌。要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加强整车与零配件企业的合作。整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龙头,必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规模快速扩张。要制定有利于地产整车销售和使用的优惠政策,鼓励增加生产规模、降低使用成本,促进整车产品本地化生产;零配件企业要积极介入整车企业的车型开发和产品改造,及时掌握新车型对零配件性能质量的要求;鼓励零配件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步开发、同步技改、同步发展,适应全球采购、全球供应的需要;要加大对零配件制造企业的支持,促进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配件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产业链。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扶文武]

[责编:范毅]

 

长沙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公告》

长沙市常务副市长提出人口普查工作要做到“三个加强,一个精心”

浏阳市统计局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

长沙:人普业务培训呈现“五特点”

上半年长沙电力消费稳步增长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