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元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长沙市进一步落实国家提出的创建节约型社会、节能节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企业水消费状况进一步改善。2010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用水总量为31307万立方米,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取水量54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21.7%,规模工业累计节约用水8542万立方米。
一、水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取水总量为3641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9%,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2774.12万立方米,增长3.5%;地下水1338.28万立方米,减少8.2%;自来水2305.51万立方米,增长2.3%。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取水总量中,地表水占绝对份额达90%、地下水占3.7%、自来水占6.3%。外供水量为30734.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4%,其中外供自来水30733.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4%;外供矿泉水1.0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5.89%。规模工业企业自来水消费量占全市外供自来水的7.5%。
二、部分重点企业重复用水增长较快。随着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重复用水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重复用水的企业达194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7.71%,同比提高1.91个百分点;重复用水量为26045.5万立方米,同比上升44.89%。其中重复用水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的12家,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是重复用水大户,达到上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超过40%,占全市重复用水量的97.93%;另外湖南丽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浏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湖南印山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复用水量也相对较大,以上四家企业上半年重复用水量占规模工业重复用水总量的98.8%。
三、取水量主要集中在五大行业。在规模工业39个行业中,今年上半年取水量较高的行业依次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116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占规模工业取水总量的8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03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4%,占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占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446.5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8%,占1.2%;医药制造业376.2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2%,占1%。以上五个行业取水总量达33637万立方米,占全市上半年取水总量的92.4%,同比增长3.1%。
四、内五区工业取水量占比达七成。上半年内五区规模工业取水量为2666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9%,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取水总量的73.2%,其中芙蓉区379.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6.7%;天心区21874.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3%;岳麓区399.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开福区3693.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5.7%;雨花区318.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5%。
四县(市)规模工业取水量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长沙县307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2%;望城县1446.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宁乡县3434.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2%;浏阳市1792.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
五、水价之间差别较大。上半年规模工业地表水取水平均单价为每立方米0.11元,地下水平均单价为每立方米0.53元,自来水平均单价为每立方米1.77元,三种水价差异很大。地表水价格最低,是工业企业用水的首选;自来水价格高,用水量相应较少;地下水的价格比较偏低,在地表水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势必会造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同时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要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适当提高地下水使用价格。
六、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重复用水情况是衡量企业用水循环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重复利用率越高,企业的水循环利用就越好。从上半年规模工业用水情况看,虽然节水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企业重复用水面还很窄,重复用水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9成以上的企业无重复用水,部分企业节水意识还相当淡薄。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是我市规模工业用水状况的真实写照。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当前,正值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对能源、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因此,各工业企业要增强水资源的危机意识,把节约用水当成每个企业员工的责任,加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重复用水,这是工业节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是保护水资源的根本出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紧紧抓住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大好机遇,在制订和落实工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科学调整工业结构和用水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节水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文英] [责编:杨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