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降耗考核统计 > 经验交流

 

湘潭:积极推广农村新能源建设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8-12-04 10:50 ]

 

    日前,从湘乡市能源局获悉,湘乡市龙洞镇楠香村几乎户户用上了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村上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在湘乡农村,像楠香村这样普遍使用新能源的村镇还有许多。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湘乡农村累计建沼气池41000个,建池成功率100%;完成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12处;两省节煤灶18万户;“改厨、改厕、改栏”5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000台;太阳能路灯40盏;秸秆气化炉2000户;实现沼气综合利用2万户,生态农业4万亩。

    推广使用新能源让乡亲们受益多多,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保护了青山绿水。全市仅以湘乡4万余口沼气池为例,每年可产生效益4400万元以上;每年可产生沼气2200万立方米,共可节约标准煤15700吨,减少薪炭林的砍伐3万余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0立方米;沼气建设结合农业生产,实行“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的生态综合利用工程,效益提高30%;13000台太阳能热水器,年节约用电640万千瓦时以上。随着沼气、太阳能等推广面越来越大,农村也就越来越美,处处可见“花卉满山、瓜果满园、畜禽成群、楼在林中、人在园中”的景象。

    湘潭市为了促进农村能源建设,想方设法多方筹措,争取各级资金投入。目前,全市基本形成国债投入、政府配套、农民自筹的多渠道筹资建设方式。比如,湘乡市自2004年以来,共争取国家、省、市经费近1000万元,争取各后盾单位经费200万元,乡村投入50万元,农户自筹近2400万元。

    农村新能源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沼气池的后续服务关系到其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如何克服后续服务经费少,费用高等问题,湘潭市能源局创新管理思路,提出“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报务,市场化运作”的新理念。按照新的办法,每个沼气用户每年只需交20元就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技术维修、设备维护、原料调剂、知识传授等一条龙优质服务。同时,技术人员每年必须上门为用户服务4次以上。如果沼气有问题,群众只需一个电话,技术员保证在24小时之内上门解决问题,服务过程中不再收取除工本费以外的一切费用,免除了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这种创新管理的后续服务模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目前,全市已有很多用户加入了这种物业化管理。从而,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湘潭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为湘潭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责编:张艳]

 

湘潭部署12月统计法制宣传活动

湘潭市委书记要求统计部门牵头组织好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

1-8月份湘潭市工业形势分析

湘潭市1-8月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情况分析

危机来时非公经济力挺湘潭工业发展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