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统计 > 经济分析

 

雨花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8-08-07 09:27 ]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城区服务业发展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将围绕建设“中部强区”的奋斗目标和“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工业化为依托、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构建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区域服务业体系,实现雨花服务业发展的全新突破。
  
    一、雨花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07年雨花区服务业增加值从128.25亿元迅速增加到176.59亿元,年均增长14.4%;2008年雨花区1-6月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1.63亿元,同比增长13.3%。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50.1%;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83.8%。随着总量规模的扩大,服务业较好地发挥了贯穿整个国民经济的链条作用,服务和支持各个行业的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对服务经济发展贡献份额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2007年雨花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59亿元,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39.1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17%,成为雨花区服务业的最大支柱产业;其次是租赁商务业和科学研究业,2007年租赁商务服务和科学研究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02亿元、16.59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8%、9.4%。 
  
    (二)以商贸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服务行业,如饮食业、商业等。雨花区商贸业单位占全区服务业单位的比重为31.7%。2008年1-6月雨花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68亿元,同比增长24.3%,创历史新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贸易业实现销售额19.32亿元,同比增长15.6%;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9.68亿元,同比增长2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82亿元,同比增长14.0%。
   
    (三)以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亮点的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雨花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会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崭露头角,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服务业的提质改造并逐渐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的模式,成功举办了八届农博会、糖酒交易会、车博会、房交会等一系列展会,成为全市会展业的龙头,农博会等展会更是办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雨花区文化创意园于07年9月20日正式挂牌开园,该园区是湖南省唯一的文化创意创业园区。园区内市新广电中心、圭塘河生态景观区、体育新城、报业文化新城的开发建设将是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核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项目和功能平台。预计园区3年内将形成10个以上核心项目,配套30万平米的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二、雨花区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雨花区与长沙兄弟区县比较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
 
    芙蓉区服务业的单位个数和从业人员名列榜首,这与其楼宇经济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芙蓉区地处市中心,总面积4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多万,区内其他服务业亿元单位多达15家,有华天实业控股集团,长沙报业集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以友谊阿波罗、平和堂、家乐福为龙头的各类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奠定了芙蓉区"三产立区"的经济基础及条件。营业收入排在前列的是开福区,该区的服务业主要是以新闻出版、文化娱乐业这两块为主,区内的亿元单位有12家,如湖南广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7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亿)、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电视台、湖南经济电视台等。雨花区的亿元以上单位有18家,有现代投资、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轻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等,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科学研究业这两块。
  
    2、产业结构不合理。雨花区服务业仍以传统性服务业为主,一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虽然也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差、规模小、比重低,整体上雨花区服务业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全区有 31家(限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单位,52 家(限上)科学研究和地质勘察业单位。商务服务业中的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08年1-3月(该单位为上市公司报表对外只提供季度数据)的营业收入为3.37亿元,同比增长0.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也仅为3.06%,该企业占雨花区商务服务行业全部营业收入的50%;科学研究地质勘察业以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这5家大单位为主,其1-5月营业收入达 48295万元,占该行业全部营业收入的31.24%。而雨花区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达到限上标准,不包括邮政电信、移动和联通)相对比较薄弱,只有5家单位,且其营业收入仅为3669 万元。新型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单位数量不多且行业发展过多集中在几家单位,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重偏小,雨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国内外的发达城市已经初步实现从高度集中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产服务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开福区的金霞物流中心集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基地、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南地区第一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奠定了开福大物流格局。芙蓉区的区位优势明显, “楼宇经济”率先发展,长沙CBD的成功打造,打造了银华大酒店、亚大时代、顺天财富国际中心等一批高档写字楼,抢得了全市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机。岳麓区依托麓谷地利形成了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开福区凭借省电视台、出版集团扼制文化产业发展高点。而雨花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大,尚未形成在全市具有核心竞争力生产性服务行业。
  
    三、建议
  
    1、完善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现代流通为主的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构建大中小结合、内外贸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超市、专卖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场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
  
    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全面打造“创意产业园”品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打造成雨花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培育成雨花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3、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壮大物流业、做大商贸流通业为抓手,以高桥、红星、东塘商圈提质为契机,着力打造高桥、红星物流群和全洲医药物流港等物流枢纽,努力把雨花区建成辐射全省、影响中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改造提升高桥建材、长建建材等专业市场和传统百货业,有序推进商务区和商业街的建设,加快培育流通企业发展。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地壮大经营规模。积极地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展物流服务需求。引导广大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利用现代流通方式,挖掘消费者物流需求。

 

[供稿:长沙市雨花区统计局]

[责编:徐林]

 

岳阳全面部署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自查工作

2012年上半年岳阳中小微企业及非公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长沙市政府发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

永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衡阳市局“三步走”做好金融调研工作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