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为促进全市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措施,全市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有所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高。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1、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占GDP比重提高。近年来,全市围绕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和“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建立健全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综合服务功能,促使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01.99亿元,增长17.6%,占GDP的比重为36.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增多收入增长。2009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356个,比上年增加82个,实现收入1283190万元,增长13.2%。其中,企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74819万元,增长12%;事业单位实现收入408371万元,增长16.0%。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62671人,增加625人;资产总计7693573万元,增长17.0%。全市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收入874852万元,增长12.6%,占限额以上服务业收入的68.2%。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4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2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32亿吨,比上年增长4.2 %,货物周转量184.29亿吨公里,增长11.5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72.61万户,同比增长1.8%,固定电话普及率13.9户/百人。全市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7.1万户,同比增长8.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4.2户/百人。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16.44万户,增长28.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完成电信业务4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4、金融保险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8.6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3.3亿元,同比增长2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8.4亿元,同比增长14.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5.5亿元,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0.1%,比年初增加90.3亿元。2009年末,全市共有23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8.7亿元,增长9.9%。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8.4%;财产险保费收入3.9亿元,增长15.7%。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4.7亿元,增长14.7%。其中,人身险赔款0.5亿元,增长11.8%;财产险赔款4.2亿元,增长15%。
5、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56所,在校学生75万人,在职教职工5.3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7%、3.59%、4.30%。其中: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2.0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生3.64万人。普通高中54所,在校生5.96万人。初中281所,在校生14.64万人。普通小学1562所,在校生41.42万人。幼儿园412所,在园幼儿9.97万人。2009年,全市有科研机构69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项;全年专利申请750件,增长32.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2件,增长37.1%;专利授权314件,增长48.8%。
6、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一是文化机构、娱乐设施增多,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2009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纪念馆2个。全市新建成319家农家书屋、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北湖公园,免费送戏下乡497场。全市市县两级均设有广播电视台,还建造了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数43.79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6%,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29.94%,提高2.17个百分点。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增加,水平提高。2009年,全市新建乡镇卫生院5所。年末全市卫生机构381个,其中,医院83个、卫生院24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6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5万人,注册护士0.67万人。三是体育事业成效显著。2009年,全市共有体育场19个,体育馆17座,运动场288个,游泳池10个,各种训练房29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2.1万人,全市运动员参加国家比赛共夺取冠军12个。
7、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大幅增长。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86.5亿元、64.6亿元,分别增长15.8%、23%。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主营业务收入70.99亿元,增长21.1%。
8、房地产业投资大幅增长。200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完成42.51亿元,同比增长40.9%,增幅较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住宅投资完成30.73亿元,同比增长41.8%,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1.8%提高到72.3%。市区仍是全市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全年共完成投资20.86亿元,占全市房地产投资总量的近1/2。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34.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67.54万平方米,增长14.8%。2009年,新开工商品房屋面积27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商品房竣工面积10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8.98万平方米,增长10.6%。目前,郴州房源供应充足。随着郴州城区扩容和“两城”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开发逐步向市区周边转移,形成了板块效应,环城南路沿线和爱莲湖周边成了近年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区域,2009年已有近10个楼盘主体施工,施工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
二、全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全市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存在问题仍较突出。
1、现代服务业单位数占比重较少。2009年,全市共有限上服务业企事业单位356个,而具有现代服务业发展标志的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等单位个数只有139个,占全部限上服务业单位比重的39%。
2、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近年来,全市服务业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是没有与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保持同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40.6%,逐年下滑到2009年的36.8%。低于全省和周边市州的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3、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做大做强。200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2.1%,而且企业规模偏小。为适应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做大做强。
三、全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1、加强现代服务业规划引导。要制定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并形成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专项规划,各县市区也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规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对全市服务业布局和用地的规划引导,制定实施全市服务业功能区规划,明确各片区主导功能,实现错位发展。要强化规划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2、完善扶持政策和政府服务。要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要支持服务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要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服务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要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的基本同价。对国家鼓励类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降低一般性服务行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的门槛,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3、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行业。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只有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其他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4、切实加大现代物流产业平台建设力度。提升物流发展水平,完善物流产业体系势在必行。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快落实物流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措施。要成立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两城”建设规划框架内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制定鼓励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货运市场整顿、整合和管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布局;要集中精力建设有色金属物流中心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两大物流平台,建设好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迅速理顺湘南国际物流园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全市要积极培育、支持大型的现代化的商业物流产业,减少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失,改变物流业的低层次扩张,使之适应全市其他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投入不足是全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服务业项目建设,要在资金需求方面积极予以支持。二是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来引进大企业。加快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建设,发挥规模效益。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周炳盛]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