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统计 > 经济分析

 

服务业:常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08-27 10:46 ]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市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行业结构、就业结构、税收收入、投入力度等,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常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2年1—6月,全市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336.3亿元,同比增长9.3 %;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39.7 %,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3.8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仅次于长沙,位居全省第二。

  (二)、服务业已成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

  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活跃,服务业对地方财力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地方税收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1—6月,全市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14.8 亿元,同比净增 4.3 亿元,增长41.6 %;占全市地方税收入库总额的43.8 %,同比增加6.1 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全市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1—6月,全市城镇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21.4万人,增长5.1%, 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56.3 %,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已成为常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持续高速增长的服务业投资增强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后劲。今年以来,虽然受房地产开发投资萎缩的影响,全市服务业投资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6月,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同比增长39.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4.9%。

  二是现代服务业的逐步兴起优化了全市经济的发展质量。随着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等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正蓄势待发,逐步壮大。1—6月,全市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30.1亿元、 10.3 亿元、8.6 亿元、 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9 % 4.6 %、 8.2%、4.8%。

  三是服务业单位效益持续向好促进了全市经济的高效发展。虽然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全市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服务业仍然保持了稳中趋暖的良性发展态势,服务业单位效益持续向好。1—6月,我市重点监测的383家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实现收入134.2 亿元,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13亿元,实缴各种税金 1.6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常德市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常德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71%,发达国家已超过86%。1—6月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5%,湖南省为40.3%,常德市为39.7%,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3.8和0.6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1年常德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6.7%、36.4%、35.3%和34.6%,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

  主要表现在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1—6月,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199.1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59.2%,而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3 亿元,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16.3 %。

  (三)、发展后劲有待提高。

  虽然近些年来全市服务业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投资结构不优,服务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的后劲有待提高。从近几年全市服务业投资结构来看,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公路、房地产和水利设施领域,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较小。1—6月,全市公路、房地产和水利设施投资共97.24亿元,占服务业总投资的69.5 %,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4.82亿元,仅占服务业总投资的3.5 %。

  (四)、载体功能不强。

  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园区布局分散,承载能力弱,集聚效应不明显,全市尚没有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服务业示范园区;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难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1—6月,全市重点监测的260家限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27438万元,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收入仅490万元。

  三、对策及建议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国际化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怎样抓住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加快常德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高效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把服务业作为推动常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发展服务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现代服务业行业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目前的行政体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业管理部门,因此建议市县政府整合发改、经信委、统计等部门职能,尽快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构,统一规划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要得到大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保障。常德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就不能滞后,包括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政策,市场环境政策、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政策等。除了加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外,还要针对不同服务行业进行专项规划与产业扶持,尤其要完善服务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

  三是要尽快建立服务业监测考评体系。服务业要快速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服务和引导。因此,建议市政府借鉴当前新型工业化考核的模式,尽快建立全市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并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价。

  四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首先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推动重点行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发展。市县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贴,并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服务领域。其次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向有市场、有效益的服务业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再次要大力扶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要积极向中央和省争取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支柱行业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

  (二)、把握市场机遇,不断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服务领域。作为中部地区的常德,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各种政策,牢牢把握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快向外转移的市场机遇,不断提高常德市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提升服务产业竞争力。一是加大服务业产业招商力度。加大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做好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项目的研究、策划、组织和推介等工作,积极承接国际和发达地区服务业转移。二是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充分发挥常德市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外包产业基地。三是大力支持服务业出口。大力扶持出口导向型服务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鼓励有条件的市内服务业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工程或技术承包、经营餐饮服务等特色行业,通过劳务或技术输出带动常德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拓宽常德服务业发展空间。

  当前,服务业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常德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扩容、提质”战略,增强城市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吸纳力和容纳力。要根据我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把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布局融入城市建设大框架之中,加快构筑“常德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服务业发展网络格局,延长服务业产业链,增强服务业辐射力。同时,随着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企业自身制造环节的剥离,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突出重点行业,加快常德现代服务业发展。

  结合全市经济结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全市现代服务业在保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重点发展以下行业:

  一是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带动力,对提高服务业自身及农业、工业整体水平,建设“数字常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基于现有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网络基础,为发展信息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应继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整体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开发推广信息服务系统和传递交换系统,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的融合,建立连接市场、政府、用户的高速信息公路。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常德市虽地处中部,但随着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航道码头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常德市对外经济往来及交流将会逐步增多,已经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交通优势。因此要按照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市县两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物流网络。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

  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扩大旅游消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要继续推进旅游项目“双十工程”,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等方面着手加大保护、开发和建设的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一批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游客接待中心。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和经营,积极探索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培育常德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四是进一步发展金融业。积极引导和鼓励个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扩大个人住房、汽车和教育等消费信贷规模。同时,要积极引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健全金融体系,特别是要适应县域经济、农村经济、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

  五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是常德服务业发展中的一条短腿。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扶持、培育中介服务行业,特别是会计、法律和商务服务行业。要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大力引进外地知名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示范效应,提高我市中介服务的整体功能。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符志勇 莫钦文]
[责编:韩建芳]

 

岳阳全面部署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自查工作

2012年上半年岳阳中小微企业及非公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长沙市政府发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

永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衡阳市局“三步走”做好金融调研工作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