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项 目 |
起 止 时 间 |
一、准备法律文件
1、 起草给国务院的报告
2、 代拟《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通知》
3、 协调确定国务院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2005.1—4
2005.1—4
2005.2—4 |
二、筹措普查经费
4、落实中央负担的普查经费
5、落实地方负担的普查经费 |
2005.1—10
2005.6—12 |
三、拟定工作规划
6、拟定农业普查总体规划
7、拟定农业普查分阶段、分项目工作规划
8、省、地、县分别拟定农业普查总体规划
9、省、地、县分别拟定农业普查分阶段工作规划 |
2005.1—4
2005.3—8
2005.6—12
2005.5—2006.6 |
四、建立普查机构
10、建立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11、建立省级农业普查机构
12、建立地、市、县农业普查机构
13、建立乡、村农业普查机构 |
2005.3—5
2005.6—10
2006.1—4
2006.5—8 |
五、设计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
14、拟定农业普查方案(第一稿)
15、修改农业普查方案(第二稿)
16、修改确定普查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17、修订各项实施细则
18、编写普查员手册 |
2005.2—7
2005.8—12
2006.1—6
2005.8—2006.3
2005.8—2006.5 |
六、业务研讨与试点
19、国际专家咨询会
20、方案研讨会
21、国家级试点 |
2005.8—12
2005.5—12
2005.8—2006.4 |
七、全面部署和推进普查工作
22、国务院部署和协调全国普查工作
23、省级政府部署和协调普查工作
24、县、乡人民政府部署和协调普查工作 |
2005.3—2007.6
2005.5—2007.5
2006.8—2007.4 |
八、布置方案和业务培训
25、国家培训省级业务干部
26、省培训地、县级业务骨干
27、县、乡培训指导员和普查员 |
2006.6—8
2006.8—10
2006.9—12 |
九、宣传动员
28、宣传品的准备
29、开展各层次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
2005.6—2006.6
2006.1—12 |
十、地址编码
30、各省编写乡镇地址码
31、各县编写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地址码 |
2006.8—10
2006.10—11 |
十一、物资准备
32、普查表用纸和包装材料的准备
33、普查表的印刷
34、普查文件、培训资料的印刷
35、普查表、文件、资料的逐级分发 |
2006.1—6
2006.4—8
2006.7—8
2006.7—10 |
十二、现场工作
36、动员
37、摸底
38、入户登记
39、复查 |
2006.11—12
2006.11—12
2007.1—2
2007.2—3 |
十三、普查资料的包装、编码
40、包装和编码
41、运送和交接 |
2007.3—4
2007.3—4 |
十四、数据处理
42、拟定数据处理总体方案
43、拟定机器汇总表式
44、设备采购
45、数据录入的准备与实施
46、数据汇总的准备与实施 |
2005.7—12
2006.4—6
2006.5—9
2005.8—2007.9
2005.8—2007.12 |
十五、资料的评估、分析与公布
47、资料的评估
48、资料的分析
49、资料的印刷和发布
50、资料的深度开发 |
2007.6—12
2007.7—12
2007.7—12
2007.10—2008.12 |
十六、数据库的建立
51、数据库建立的准备
52、数据库的建立 |
2006.6—12
2007.4—2008.12 |
十七、普查工作总结
53、普查总结
54、普查表彰
55、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
56、普查成果国内国际研讨会 |
2007.10—2008.3
2007.6—8
2007.11—2008.6
2008.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