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分析研究
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几点见解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根据国家部署,借鉴吉林全国经济普查试点经验,按照省局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模式与工作思路,考虑到经济普查的特点集四个普查于一体,统计专业涉及除农业以外的所有专业,调查的范围涵盖社会经济总量的80%以上,将有38张普查表要进行调查登记。无论工作难度,还是工作量都超过以往的任何调查。鉴于经济普查工作的这些特点,现就如何搞好经济普查工作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要求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十分重视普查工作,把这项工会列入议事日程,分工一至二位主要领导同志主管这项工作。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在普查工作会议上都要到会作重要讲话,普查登记前夕,发表题为《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搞好经济普查》的广播电视讲话。除分管经济普查的领导同志外,党政第一把手也都经常过问这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登记阶段除生产救灾这样的中心外,其他工作都要让路,各级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关系。

    正式开始普查登记的那一天,各级领导深入各基层单位检查登记质量,鼓舞各级普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认识到普查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如实申报登记。
各级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不仅要通盘部署普查工作,而且要具体组织指挥,不仅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而且深入检查与督促。不仅管工作安排,还要管普查办公室人员的思想、生活。

    在担任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同志,在这一段时间内,更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普查工作,过问普查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从普查办公室人员的选调到基层普查员的培训,从普查课的讲授到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都要逐项过问,各级普查办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工作第一线,及时掌握进度、掌握情况、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抓得具体、又扎实。

    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领导,才能使普查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使各级普查办都能按国家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日程,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质量标准,全面地完成了普查任务。

    二、要有各部门、各单位的通力协作

    普查工作,时间性强,涉及面广和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就不能形成全国一盘棋,很难按全国统一的规定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各单位,到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普查看作全局性工作,处处给普查以大力支持。

    为了使经济普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党委宣传部门除发文件外,还应出面召集普查宣传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广播台、电视台及各地电台、报线等新闻单位,都要把普查宣传工作当作自己份内的事情,积极主动进行采访、指导,使经济普查宣传工作既声势浩大,又扎扎实实。普查宣传月期间,为了增加普查宣传转播内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用十天时间,使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普查的动员讲话,及时地传到千家万户。

    各级成立普查办公室时,各单位都要以大局为重,抽调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参加普查办公室。各地组织、人事部门积极出面与有关单位协商,保证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质量。解决搞经济普查工作的同志的生活福利待遇等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

    外地或上级机构驻“属地”的普查单位应尊重当地政府普查机构的意见,积极与当地普查机构配合,高质量地完成了本单位承担的普查任务。在搞好本单位经济普查工作的同时,应积极派人或提供条件,支持当地政府搞好本地区普查工作。

    三、要有严密的组织

    普查工作有高度的统一性,普查比作一台大机器,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比作这台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只要有一个零部件发生了故障,就会影响这台机器的运转,为了使普查工作达到上下协调,首尾呼应,必须进行严密的组织。

    各级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经济普查办公室外,县以下(村)居委会都要有相应的组织,各厂矿企业、各机关单位也要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组成了专门班子。这些经济普查机构,在业务和工作安排上,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普查工作要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在普查工作中,每个普查区设一至二名普查指导员,负责业务指导和质量把关。每个普查员都要有明确的普查区域。

    在普查资料的编码阶段,需要的人多,持续时间长,特别是编码工作单调乏味,质量要求又高,各级除加强编码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外,严密组织也是十分重要的。编码应设若干个编码小队,为保证编码质量,每个编码小队按编码内容不同分成若干个专业小组,实行流水作业,使工作一环扣一环,有条件不紊地进行。还要专门成立了编码疑难问题解答组,负责对编码员提出的有关疑难问题,进行调查和解答,保证了编码的准确性。

    四、要有科学的计划

    这次经济普查不仅工作项目多,而且各项工作的时间性也强。比如:普查人员的培训,什么时间训练地、市一级骨干,什么时候培训县一级骨干,什么时间培训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都要根据总的时间要求,作出具体安排。又如物资准备,包括训练用教材,各种普查登记表、手工汇总表、登记底表、包装箱、包装袋等十几种物资,什么时候制造或印刷出来,什么时间下发到基层,迟了会影响普查登记和普查资料保管,过早地分散在基层,又会增加损坏和丢失的可能性,在数量上要作出比较准确的计算,等等。

    所有这些工作,如果有一步没走好,就会影响下一步工作。如果在做这一步工作时没有想到下一步,下一步工作就会被动。因此,我们在国家提出的各个阶段工作完成前提下,把要进行的大项工作,按起止时间制成工作进度图,发到各地区,使大家知道什么时间该要进行哪几项工作,在图上一目了然。各地根据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绘制出当地的工作流程图,完成一项,注明一项,采取统筹规划,分段安排的方法,对经济普查工作,安排得非常具体明确,各地哪一项工作何时数,达到什么要求,都要一清二楚。

    对各阶段主要工作,普查办公室都要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要求,制订出实施细则。此外,各地、市、县都要根据本地实际,编印了一些对工作有指导性的资料,周密的考虑和安排,才能使工作少走弯路,避免和减少了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填报的质量。

    五、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明确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普查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周密的安排,围绕提高普查资料的准确程度这个中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把提高普查资料的准确程度作为这次经济普查的中心。国务院根据国内外普查经验和各地试点情况,对各阶段主要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这就便于各级对各项工作及时进行衡量评价,严格按质量要求办事,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为了使各阶段工作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召开质量控制会议,成立了质量控制组,规定了工作职责,并明确规定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是各级普查工作质量的全面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是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实际执行负责人。同时,还明确提出,任何一项工作,达不到规定质量标准的,必须返工重做。需要返工的地方,不仅不能影响普查工作进程,而且返工所需经费开支,全部由返工单位负责。在每一阶段工作进行完后,各级都要及时按规定的质量标准严格进行检查验收。

    各级领导、普查工作人员要把普查工作质量作为普查中心工作来抓。广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对待每个调查对象,每一个调查项目,都要认真查问填写,反复核实。登记完毕后,除自己认真进行复查外,还在普查员之间交叉审查,由普查指导员全面审查,对一些重点项目还要召开群众座谈会进行议查,使普查登记质量不断提高。登记时坚持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登记差错不过夜。做到白天登记,晚上自查,在控制质量、提高资料准确程度方面,各地除严格按细则的规定进行工作外,还应广泛采取领导、群众、普查工作人员三结合的办法,深入调查,反复核实,防重堵漏,减少差错。议查时,为了不重不漏,将普查单位名单在普查区张榜文公布,发动群众共同把关,有效地防止重漏,提高登记的准确性。

    在普查登记中,最容易出现重漏的是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不在同一普查区的普查对象,各地在普查登记前的调查摸底阶段,把查清这些单位的下落,落实他们登记地作为重点。

    在资料编码中,除普遍坚持“一审三查”(即编码前对资料进行全面预审,编码员自查,质量控制员进行审查,地区验收进行全面复查。)为提高质量,普查区内编码员互查,交叉审查。在全部资料编码,抽查验收后,业务骨干对资料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这样一层又一层检查把关,有效地保证了编码工作质量。

    六、要有多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

    由于各级都要有严密的组织,各项工作都要有明确标准,因此,便于实行各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各级根据试点的经验,根据工作性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所实行的岗位责任制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实行分级包干负责制,即县领导包片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居)委会,既包宣传发动,又包组织领导,还包登记质量。

    在普查登记中,各地通过实地勘察,并根据管理范围,划分了明确的责任区,对普查员实行定区域、定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时间的责任制度。普查员签订质量承包合同书,明确了奖励标准,规定返工的一切费用自理。把给普查员的补助经费留出一定比例,作为浮动,奖优罚劣,以保证普查登记质量。

    在资料编码和数据录入处理阶段,建立各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明确分工,任务到人,分段检查,有奖有罚。实行“三定、四包干”,即定人、定任务、定质量,包编、包查、包改、包保管,从而增强责任感。
 
    普查的资料,分散在普查员手中经过逐级集中,最后集中到资料库。每一份资料转手达十几次之多,为了保证质量,数据处理时登记表要经过许多关卡进行审查,转手次数还要多些。资料流通有纵向的,就是逐级上交;有横向的,就是各项工作中的交接。整个工作过程中,资料的交接环节多,而且分散在县以下保存的时间较长,各级在资料管理工作中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各级转手环节都建立严格的交接手续。电子计算站印制传票,夹在资料袋中,凡经手资料的同志都要签名,以示负责。

    七、要有一支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普查阶伍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是普查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次经济普查的成败。各级都要把培训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过硬的普查工作队伍,作为最主要的一项准备工作来抓。
在选调中,提出明确标准,如文化、年龄、身体健康条件等。推荐,领导把关审查。培训后,考试合格者发给普查员证件,不合格的坚决退换。
   
    总之,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获取高质量的普查数据而运作。
 
[岳阳市经济普查办邓长发 供稿]

     
   
 

 ◎  对构建国家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数据库”的基本设想和管理措施 (03-28)

 ◎  岳阳楼区经普工作登记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03-10)

 ◎  中国经济普查引用微分理念的分析论证和技术措施 (09-24)

 ◎  对搞好岳阳市经济普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07-09)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如有任何意见和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web_hn@stats.gov.cn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