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交流
常德市统计局召开全市统计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会议
9月29日,常德市统计局召开全市统计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会议,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三季度数据质量检查和四季度数据评估认定工作。
会议由市统计局副局长、市8件实事考核办副主任龙建国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区县(市)统计局,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统计机构分管实事工作的副局长。会上组织学习了常德市统计局关于印发《常德市2007年省8件市10件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工作评比办法》的通知,常统[2007]24号文件,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各区县(市)统计局分管实事工作的副局长,分别汇报了前段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进展情况。
最后龙建国副局长对后段工作主要强调了以下五点: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二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三要突出抓好三季度数据质量检查和全年数据评估认定工作;四要规范数据评估工作的全过程;五要坚持依法评估。
湘潭市房产局超额完成廉租房建设任务
9月28日晚,湘潭市房产局组织的“情系百姓 和谐房产”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募集晚会上,全市19家房地企业慷慨解囊,为廉租住房建设无无偿捐款,现场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73万元,通过社会捐赠的形式筹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的活动,在全省首开。市委书记彭宪法同志出席晚会并向36户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入户通知书。
嘉禾农民建设沼气走上致富路
2004年以来,嘉禾坦坪乡山塘村党支部记李被雄致力于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带领村民进行牲猪养殖、果木种植,走出了一条“猪-沼-果”、“猪-沼-渔”、“猪-沼-烟”的致富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他与本村20余个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于今年1月18日到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嘉禾县雄风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为60万元,业务范围为牲猪、家禽、菜牛养殖和销售以及为成员提供所需生产资料、技术、信息服务,以带动更多农民从事牲猪养殖、建设沼气`、果木种植、渔业生产、烤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使牲猪养殖、建设沼气、果木种植、渔业生产、烤烟生产走向专业化。
★ 工作动态
湘潭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超额完成任务
截止9月15日,市水利局承办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超额完成年初省下达我市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的任务(6.46万人),实际全市共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7.6万人,为年计划的118%,完成投资2944.7万元,为年计划的110%。
为了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这项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召开专题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市各级水利系统在实事办理过程中坚持做到:一是明确责任;二是严把工程设计和方案审批关;三是严格按规划实施;四是严格工程建设管理;五是强化资金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六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常德市广电系统培训农村“村村通”工作队伍
常德市广电系统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的技术优势,采取宣传培训、以会代训、分级培训等途径,在一周内培训一支3000余人的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有线网络专门技术队伍,为顺利完成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大抓宣传培训,做到家喻户晓。市县广电部门通过媒体公布了网站地址,每天全天候多次数公告信息,提供技术参数和服务电话。同时,印制了宣传资料近20万份,发送到乡镇,分送到农户,有的县还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和有线网络安装施工调整的操作方法和演示过程拍摄刻录成光蝶,每个乡镇一盘,由乡镇组织培训人员收看,下到村组轮回播放,鼓励有文化、有能力的用户自己调整。
二是通过以会代训,提高工作效率。市广电局组织召开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问题,县广电局社会事业股技术人员参加;县广电局也及时召开会议,乡镇广电站、文化站技术人员参加。这样,既让技术人员了解了上级精神,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又减少了组织环节,节约了培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分级培训,产生乘数效应。市广电局培训到县一级,保证每个县有1-2名懂得政策、熟悉技术的人员;然后由县广电局组织本单位人员和乡镇人员参加培训,保证每个县有100人以上懂得政府、熟悉技术,经过培训的这部分人员,属于县广电局的,安排组成宣传分队、技术咨询分队、应急处理分队,或参加督查小组,属于乡镇的,回到乡镇组织村组的广播员、电工以及村组负责同志培训。这样一级培训一级,技术队伍很快就组织起来了。在任务较重的桃源县、石门县,现在能够独立操作的人员都在600人以上。初步统计,全市通过培训组成的农村广播电视技术队伍已经超过3000人。
石门县村级农民协会助推为民办实事工作
近几年来,石门县村级农民协会发展十分迅速,全县现有村级农民协会700多个,拥有协会骨干3000余人、协会会员8万余人。在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村级农民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 营造气氛,助推为民办实事政策宣传
在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村农民协会始终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并结合本村实际去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在群众中极具说服力。罗坪乡寨垭村把为民办实事政策宣传寓于各种文艺活动之中,效果非常明显。该村由农民协会牵头,组建了腰鼓队、九子鞭队、山歌队,自编自演《十唱办实事》、《八颂新农村》、《寨垭人说寨垭事》等文艺节目,既丰富了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一年多来,该村农民协会采取自发、自愿的原则,筹集项目配套资金50多万元,完全村主干道硬化2.5公里,新建沼气池118口,新建小型安全饮水工程3处,新建村部320多平方米。
二、 筹资筹劳,助推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
在村农民协会的推动下,全县所有有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村,都严格按程序启动了“一事一议”。与此同时,各村农民协会还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积极筹措社会资金。今年以来,全县已筹集社会资金5300多万元,约占全县全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资的30%。新铺乡龙家坪村农民协会会长刘楚伏用一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北京、广州等10多个城市,联系该村在外工作人员102人,一次性筹集该村主干道硬化配套资金71.8万元,其中在北京发展的龙宇翔一个人就自愿捐了25万元,在长沙、常德开公司的两个老板也分别捐了10万元。
三、 全程监督,助推为民办实事“阳光行动”
为民办实事指标多,项目多,投入多,热点也比较多。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群体,村农民协会在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作用。蒙泉镇白沙泉村在硬化2.5公里村主道的过程中,村农民协会组成了7人监审小组,对该项目实行全程监督。他们不仅直接参与了工程招标,而且对水泥、砂石等主要物资采购进行跟踪监督,每10天查阅一次财务账,每天以3人为一组轮流值班,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由于监督到位,该路段被誉为“全市最标准的通村公路之一”,群众满意度也非常高。
四、 强化管理,助推为民办实事循序渐进
在强化项目建设现场管理的同时,各地农民协会还在项目后续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长期受益。楚江镇二天门居委会去年完成了1.5公里主公路硬化,解决了250多户、750多人的集中供水问题。两个项目完工之后,该居委会群众自发组织了一个7人管水协会,一个5人管路协会,明确其主要职责就是协助居委会对这两个项目进行长期管理。两个协会成立以后,立即通过征求意见、协会讨论、群众大会通过等环节,出台了一整套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并打印一式三份,居委会、协会与农户各执一份。协会成立还不到两个月,管水协会已义务安装水表200多户,组织安全用水知识培训3期,建立并完善了用户档案资料。6月初,一台超重车把完工不久的水泥路压缺了一个边,管路协会立即对此进行了处理,并组织资金2万余元,在公路入口处装上了限速限载警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