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分析研究
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经济普查务必做到“四个到位”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2004年起,历时三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将原有的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的内容合并起来,并把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数据库系统,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信息服务,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次经济普查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是以往各次普查所没有的。包括第二、三产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还包括个体工商户,需要各级统计、计划、宣传、编制、经贸、建设、工商、税务、民政、质监等部门通力合作,也需要铁路、邮政、金融、保险等行业以及军队、武警等系统共同参与,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通力合作认真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确保经济普查圆满成功。现距经济普查标准时点——2004年12月31日仅有半年时间了,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非常艰巨。目前这段时间的关键:务必做到“四个到位”。

    ——领导到位。经济普查作为政府行为,必须由各级政府牵头,切忌再由统计部门单打独斗。首先是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大事。政府作为国家代理人,对经济普查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4年3月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把经济普查纳入了政府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承担着重大的组织领导责任。其次是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普查工作由政府负责组织和由统计部门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其运作过程与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这在上一个普查周期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然而,更加科学地组织经济普查,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经济普查重要性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做到领导到位,就是要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6月份,湖南省及14个市、州和区、县级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领导到位。

    ——经费到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费是经济普查的“粮草”。历次普查经费筹措实践表明,各地苦乐不均。财政状况好的经费多,财政困难的经费少;领导重视的经费多,认识不够的经费少;统计局领导活动能力强的经费多,活动能力欠缺的经费少。对于争取经费多的地方,当然是好事。而经费拮据的地方,则量力为出,其普查结果是可想而知。因此,各级财政必须切实保证这次经济普查的经费,纳入相应年度预算,全额拨付。就保障经费到位,湖南省副省长于幼军指出:各级政府要把经济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如果因为经费不到位,使经济普查工作不能够如期开展,或者质量大打折扣,受到影响的话,统计部门要从条条管理的角度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向省政府报告。经济普查是全国、全省很严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从国务院到省政府都明确地提出了经费保障的要求,如果经费保障不了,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一经查实,严肃追究责任。

    ——宣传到位。这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许多客观的因素决定了经济普查将是极其困难的。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国有、集体经济为主的结构变为以国有、集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存的结构,调查对象受经济利益驱动,其配合程度明显下降,个别出现抵触情绪,加大了普查的难度。认真做好除农业以外的含盖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经济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开展经济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牌、宣传画、宣传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动员和组织动员,努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取得调查对象的理解和配合支持,特别是强调个人的参与程度与责任心,为经济普查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到位必须是广度上拓展,深度上推进。扩大经济普查宣传动员的覆盖面,要深入到领导机关,深入到基层社区和乡村,特别是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体经营户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效的促进部门协同作战,分级负责,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动员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宣传到位的重点是:切实加强对经济普查的组织领导,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绝不容许强令或授意有关人员虚报浮夸甚至伪造篡改经济普查数据,切实保证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以对党和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经济普查数据及时、准确;号召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经济普查工作。

    ——技术到位。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既是为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国力、科学制定国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这次普查是我国普查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普查,集工业普查、建筑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项内容于一体,普查方案在科学性、可行性方面要求更高,在操作上要求更加规范。一是精心设计经济普查方案。试点结束后,国家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和修改。通过试点,除了可以收集到试点地区的意见,还可收集到各省专业处、各部门对方案的意见。这些意见将为修订和完善经济普查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然后再次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经济普查方案。各地区也要对照国家的方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补充,形成自己的方案。二是编制好数据处理系统程序。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程序编制要考虑地方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及数据库系统,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并尽量把程序编制周密,杜绝以往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重大修改程序的现象。同时,经济普查的数据处理要有统一平台,特别是县级数据处理要有统一平台。计算机审核程序应尽可能细化。三是搞好经济普查人员配备、培训的质量控制。普查人员的素质是搞好经济普查工作的关键。这次经济普查所需的普查员、指导员的要求与以往普查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经济普查的对象、任务都很复杂,因此,要求普查员、指导员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选聘的普查员和指导员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熟悉当地情况。普查指导员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普查人员选定后要加强培训,培训采取分级负责,下管一级的方式。普查员经过培训后,由普查机构发证,持证上岗。确保广大普查人员不仅能够精通各类统计标准和指标含义,而且可以熟练地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被调查者的商业秘密。四是强化对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做好主要数据的公布,编印普查资料,开展分析研究,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特别是要研究建立第三产业中服务业、新兴行业的常规统计制度等。各级经济普查办要选择若干重点课题,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各有关部门亦应从本部门的需要出发,提前对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常德市统计局许维焕  供稿]

     
   
 

 ◎  乔光亮:从经济普查看如何搞准商业贸易统计 (05-19)

 ◎  对澧县经普工作的几点总结和建议 (03-29)

 ◎  普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大数失控 (07-13)

 ◎  对当前我国普查制度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07-06)

 ◎  普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大数失控 (06-30)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如有任何意见和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web_hn@stats.gov.cn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