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贸易统计中的违法现象已经从过去以虚报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瞒报为主。从我县这次经济普查初步汇总的结果看,与平时掌握的情况有较大出入,特别是商业贸易这一块,数据缩水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业主出于种种原因和顾虑,瞒报经营业绩,有的瞒报比例少则三、五倍,多则十倍,几十倍,尤其是私营和个体户这一块,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重大,往往影响整个大局,使普查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给经济普查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一、瞒报的主要表现
一是瞒报销售收入。我们对经济普查中上报的151家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企业进行的全面复查评估中发现,除部分国有集体性质的企业因会计制度较完善外,其他私营性质的企业基本上都有瞒报,瞒报幅度平均达36.57%,瞒报幅度达5倍以上的企业有23家,其中10倍以上企业达12家,高者相差甚至数十倍,瞒报销售收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农资批发、农产品批发、建材五金批发、机电产品和汽车贸易、服装零售等行业或地处商业黄金地段的商家。
二是瞒报营业利润。据对151家限下批零贸易企业的评估调查,基本上都有瞒报利润的行为。瞒报利润一方面是指少报营业利润。据统计,瞒报利润达1倍以上的有43家企业,瞒报5倍以上的12家,个别企业瞒报幅度达到了数十倍。另一方面是虚报亏损,有的将亏损夸大,有的盈利而报亏损。如一家棉花购销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将职工一次性买断和一次性保险资金的支出全部列入当年亏损,使亏损被巨额夸大。
三是瞒报其他指标。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还存在瞒报税收、用工和资产的情况。虽然较前两种情况少见,但仍然给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瞒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初析
一是相关制度不完善。由于国家对小规模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的财务统计工作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大部分私营个体企业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报表,无帐可查。对统计部门的调查往往随心所欲,上报数据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再三权衡,报多报少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
二是担心如实上报加重税负。由于贸易企业税收主要与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挂钩,因此大部分企业在上报相关指标时,存在瞒报行为。
三是出于同行业竞争的需要,担心暴露商业秘密。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不少企业对自己的经营业绩保密甚严,甚至对统计部门也不信任。尽管统计法中明确规定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的数据有保密义务,但仍难有效遏制部分企业的瞒报。
四是传统怕露富的思想作祟。受“人怕出名猪怕壮”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经营业绩本来很好的企业主也不愿上报真实数据,他们担心露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如何尽量搞准商业贸易统计
统计是国家了解国情国力,进行决策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级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水平。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尽量搞准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人结合近几年从事商业贸易统计的实践,认为要尽量搞准统计数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对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经营情况的监管。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认为,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要求个体私营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和统计制度,建立规范的帐目,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运行情况的宏观把握,有效地服务于决策,而且对规范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搞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抽样调查制度。在继续做好限额以上企业全面直报工作的同时,要完善对限额以下企业的抽样工作。以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单位为随机抽样的总体,确保抽样的随机性。建议由国家或省统计部门统一出台抽样办法,市、县基层部门严格按照下达的抽样方法进行限额以下企业抽样,防止抽样过程中的主观性;或者,由省统计部门直接抽样,将抽样结果 名录库下达到市、县统计部门,市县则按照此名录库组织抽样调查工作。
三是加强质量控制,搞好数据质量评估。对各企业经营业主或个体户所上报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估测其合理性。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要从各个角度考察其经营的真实情况。就贸易企业而言,可以从店铺位置、经营品类、营业面积、门面租金、从业人员、上缴税收等因素加以评估,还可把相同类型经营单位(户)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判断,尽量使抽样结果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取得相关数据进行合理推算。
四是加强以法治统。一方面要对经营业主进行广泛的统计法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依法、如实、按时上报统计数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增强其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要明确统计部门对经营业主的经营情况负有保密义务,统计部门取得的数据不与税费挂钩,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增进经营业主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典型违法案例要坚决依法进行处罚,增强威慑力,促使统计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澧县统计局乔光亮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