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 > 分析研究
 

农业普查——现场调查阶段工作方法浅谈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国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倍受世人关注。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历时四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浩大的历史性工程,目前第二阶段的工作----现场调查阶段即将启动。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应有责任和义务,为搞好农业普查工作献言献策。现在我就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农业普查——现场调查阶段工作的具体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调查工作要注意针对性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2005]13号)文件中指出:农业普查的目的“主要是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由此可知,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农业普查的对象具体界定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经营与服务的单位和经营户,以及不从事农业经营的与服务的农村常住户”。这就为我们每个普查工作者指明了普查范围,明确了目标,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指“驴”为“马”的笑话。

   二、调查工作要讲究灵活性 
   农业普查工作是极为艰辛的,基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状,现代农民有的具有多重“身份”,且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有的人在家是农民,在外是“技师”、“设计师”等白领阶层,也有的农民已经变成了“城市居民”,基于这种状况,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在距离不是问题,我们的工作方法随之要灵活多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必要时采取立体交叉“海陆空三军”齐上(比方说: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电报、专访等等)的工作方法,圆满完成现场调查工作。不要因为调查对象外出就束手无策,转而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那样无疑是被动的。每个普查人员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地处理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普查工作要讲究合作性 
   调查小组基本上都划分了区域,各负其责,我认为这种区域负责制应建立在统筹的基础上,正因为现代农民的流动性较大,我们的普查人员在做好本区内外流人员信息记录的同时,还更应该对本县在外其他区域流动人员与本区内的外流人员共同所在的单位或者团体成员有所了解,记录在案,这样犹如象网络一样,普查成员应经常集中交换信息,这样也许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半而功倍,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体普查工作的进程。

   四、调查工作要讲究时效性 
   搞农业普查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说简单吧,比方你去访问某人,只需抽个时间去访问就是,这极为简单;但是你去了之后究竟结果如何?你能预见吗?访问不同的人(如:文化程度不同,阶层不同),你得准备不同的方式进行,以赢得对方的信任等等,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做什么事都要有前瞻性,这是我们普查人员必备的素质,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他具备了识天文,知地理的优良素质,抓住了“早晨有大雾”的良好时机而一举成功,而成为千古佳话,这就是工作的时效性。要讲究时效性必须具备前瞻性。我们的普查人员在工作时不妨借鉴一下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好处的。

   现代农民工虽然大部分人都常年在外但绝大部分农民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是会回家的,如:春插播种、双抢秋收、传统节日等等。我们的调研人员若能在这几个特定的时间段抓住时机,你要的信息定会如愿以偿,时效性定会让你工作轻松自信。

   以上是我对现场调研阶段工作的几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行与否还请同行商榷。
 
 
[双牌县统计局周斐供稿]

 ◎  周斐:农普数据抄录的思考与建议 (04-18)

 ◎  周斐:“四个绊脚石,三个能力点” (04-18)

 ◎  永州市确保审核、抄录质量的几点做法 (04-18)

 ◎  李柳森:永州市农普资料光电试录的几点体会 (03-28)

 ◎  对农普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1-10)

 ◎  农普综合试点反映的问题及对策 (10-16)

 ◎  对县级农业普查工作的反思 (09-11)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