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农普办的统一部署,按照永州市农业普查初步方案的要求,双牌县农业普查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文针对试点工作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供同行参考。
一、领导素质的高低是搞好普查的前提
自古以来,强将手下无弱兵,已成至理名言,纵观现今各行各业,任何一个强有力的优秀集体,定会有一个素质优良的中坚支柱—领导班子。农业普查工作犹是如此,一位优秀的主管领导,不但要具有不凡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还要具有运筹帷幄洞察秋毫的智慧,更要具有渊博的理论水平和知人善任的工作作风。农业普查是政府行为,若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序的部署,普查工作就难以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为此本人认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是搞好农业普查工作的前提, 是顺利完成普查工作的核心力量。
二、“两员”素质的高低是搞好普查的关键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是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两员”的选聘,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从这次试点工作来看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表现在它的工作量大,更体现了农业普查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由此看来“两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普查工作的进行和普查工作数据的质量。为此在配置“两员”时,既要考虑“两员”的文化水平与业务能力,又要考虑“两员”的政治素养与责任心,同时还要考虑“两员”对各片区环境的熟悉与否等因素。
古语有云:“入幼学而成人,入太学而成才。”做什么事都有它的理论和程序,农业普查也不例外,首先要进行理论学习。有了较理想的“两员”人选后,做好“两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要抽调精干的业务员,对选调出来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科学的强化培训,使之能在短期内提高业务能力,以便在普查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负担起完成普查工作的重任。
从这次普查工作的试点来看,优秀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是完成普查工作的关键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宣传 做好摸底工作是搞好普查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农村乡镇同样如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普查,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试点工作中的做法是:首先,是宣传发动,因为农普的工作对象是农村、农民、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单位和个人,所以工作应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求得使广大的被查对象的密切配合。因此宣传发动工作始终贯穿着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电视媒体等多种有效途径,宣传农业普查的意义,使之人尽皆知,理解农业普查的必要性,营造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围。其次是进行现场调查时,先做好清查摸底工作,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农村也不例外,如今,农村住户的结构也日益复杂。外来户居住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分散租住在当地农户,也有集中住在当地企业的,还有居住在田间地头棚户内的种植养殖户等等不一而足,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村级单位根本没这方面的基础资料,在对普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状况,应找村干部以及组里相关人员了解其本辖区内基本情况,避免重登漏登,为正式现场调查登记做好铺垫。再次是现场调查登记、复查审核、数据汇总。
四、做好普查小区划分 入户登记是普查的重要环节
普查小区划分清了,摸底工作做实了,入户登记才能确保不重不漏。应该充分利用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户籍管理的经验,填写摸底表,划分普查小区,绘制普查图。在入户普查登记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生活劳动的习惯,合理安排入户访问的时间,提高访问的效率。农普办的同志应该经常在一起及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试点结束谈反思 尽善尽美图推进
农业普查试点工作已经结束,本次综合试点的目的在于:学习方案,熟悉方案,培训骨干,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为全面开展农业普查工作做好铺垫,提供可行的方法与经验。
农普的开展必须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切实的实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原则性和灵活性要统一,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鉴于农普正式方案已出台,应通过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来指导下一阶段农普的开展工作。针对综合试点中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普查登记的差错率,提高普查表的填报质量。
[双牌县农普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