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 国务院已决定于2006年底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现省、市、县已相应地成立了农业普查领导小组,预示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已经启动,嘉禾县统计局也于2006年一月十七日成立了以黄志荣县长为组长的嘉禾县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标志着嘉禾县第二次农业普查已步入正轨,在此,我就如何搞好农业普查工作,提如下九点个人看法.
1、要充分认识农业普查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普查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我国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搞好第二次农业普查,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业资源状况,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大家要充分认识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就嘉禾而言,现在正积极建设嘉禾大市场,实施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对这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难度也要有充分认识,以避免因轻视而导致农业普查工作的失败。因此搞好农业普查工作,摸清嘉禾农业生产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2、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普查不仅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瞩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强有力的农业普查领导班子及其办事机构,选调强有力的普查骨干队伍,创造农业普查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须的条件。
3、要广泛开展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让农业普查深入人心,是搞好农业普查的前提。因此,在宣传工作中应根据农业普查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语、条幅等有效媒体,对调查对象进行农业普查工作的意义、农业普查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宣传。而且要确保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实效性、阶段性。
4、要积极筹措并落实经费。
进行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国家财政已经拨出部分经费支持农业普查,各级政府也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分级负担普查经费的要求,积极筹措普查经费,同时也要注意节约使用普查经费,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5、要积极做好农业普查的组织培训工作。
普查人员的落实到位是成功开展农业普查工作的保证。据以往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的经验,嘉禾要建立县、镇、办事处、村居等四级普查队伍,完善普查网络,针对这次普查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农业知识专业性强这一特点,要配备专业普查人员,如基层的既懂统计知识又熟知农村基本情况的人员。同时,普查的业务培训组织工作也相当重要。要根据农业普查工作特点以及嘉禾农业生产地域差别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进行针对性业务知识培训,还要建立定期的普查业务知识交流机制。
6、要如实填报。
每个被调查单位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搞懂普查项目与内容,充分理解普查项目的含义,实事求是,如实填报。对于一些敏感指标,普查人员一定要为普查对象保密。
7、要注重农业普查工作的方法创新。
这次农业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调查时点是在2006年12月31日24时,那时又恰是统计年报时间,这对基层而言统计工作量是相当繁重的。因此,在工作中科学、合理、创新地安排是必不可少的。这次农业普查重点调查的是“三农”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情况等。再加上是在土地实施二轮承包、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后进行的。因此,农业普查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较第一次农业普查可能要高出许多,可以预见在普查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应要建立联络员制度,起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还要进行充分的摸底登记准备工作,为农业普查上门登记时打好良好、扎实的基础,建立摸底工作日报制度,尽量消除调查对象的重复和遗漏。
8、要积极落实农业普查责任制。
农业普查既是一项调查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要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建立农业普查的责任管理机制,对普查工作进行考核,同时建议把普查工作考核同有关单位、个人的年终考核挂钩。这对农业普查胜利完成非常关键。
9、要积极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开发。
对农业普查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是农业普查的最终目的,因此要积极地对农业普查有关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科学的分析,为嘉禾城市化建设服务。如编制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对农业生产运行情况的评估、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的评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