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业务培训是整个调查登记的基础,培训效果的好坏决定普查工作的成败。因此,如何搞好普查业务培训,是每一级普查机构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身为基层统计人,参与了多次的大型普查,亲自主持过这些普查的业务培训,现就此略谈几点切身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保障。领导重视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普查业务培训同样离不开领导重视与支持。领导的高度重视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一种巨大的鼓励,给普查工作者以信心,给普查工作者以力量,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有了行动之动能,工作情绪特别高涨,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责任心是关键。领导重视是一种外力因素,而授课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没有责任感、没有使命感就没有进取心,就不会认真进行探索、思考,不会认真进行整理,就会应付了事,走过场,只求完成任务,不求培训效果。这样势必影响普查的进度和质量,甚至是功亏一篑。
三、通晓业务是基础。作授课者、备课者,必须上通方案,领会精神,下晓实情,并融汇贯通。要知晓各项指标的概念、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处理技巧等,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举一而能反三。唯有如此,方能稳操胜券。
四、严谨备课保质量。授课者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有条理、有系统的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编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培训教材。编辑教材时要有的放矢,要以国家普查方案为蓝本,结合实际,去掉与本地区无关的内容,补充完整本地区特殊情况方面的内容,大量收集疑难解答资料,逐条逐条地并入指标解释中去。教材内容要精简而不繁杂,让基层的人一看就懂,并能顺着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往下去做。编辑教材要反复斟酌,多次校对核实,以免误导听课者或让听课者不以为然。
五、深入浅出求实效。开展普查培训要讲究方式方法。国家、省、市的培训方式对县以上工作人员的培训或许适用。但对乡镇以下人员的培训,则要对症下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用当地的习惯来解决问题,用通俗、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比方说“家庭户”,一个户口簿为一户或一个“灶头”为一户,这样的语言能让农村的工作者更容易接受。基层的业务培训切忌泛泛而谈,照本宣科,不分主次,没有轻重。需要基层操作、填写的,就只能具体到这个指标填什么,怎么填,过多地读指标解释往往显得多余,而基层的工作人员听起来也是一头雾水,昏昏然。同时,授课者宜少不宜多,如多了,只要有一人准备不足,则有全场皆乱的反效果。笔者所主持的多次培训都能收到全场凝神惯注、净心聆听的效果,很少有闹场、离场的现象。
[汝城县统计局 何为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