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 > 分析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农业普查宣传的针对性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普查宣传是推进普查工作的舆论先导,是确保普查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纵观1996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和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宣传工作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跨越,历时十年后的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宣传对象的思想认识、文化程度、配合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已全面启动,就如何提高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强化时效性,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二农业普查宣传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宣传总体思路大相径庭,但在宣传地域与时空,以及宣传内容与方法设计上,有其局限性。在具体实施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宣传范围。农业普查的对象重点在农村,但宣传的范围波及到城市。由于现代农民的多重角色,人口流动性大,他们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这就是农业普查宣传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农业普查宣传不要忽略了这一部份人群,他们虽然远离家乡,但掌握家底,也是责任人。所以,为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建议各级普查办,在城市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居住地、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联系,掌握流动人员情况,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宣传用品与宣传小册子,发放到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工地、菜场、民工市场、出租屋等场所,消除宣传死角,形成农村与城市宣传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形成农业普查宣传地域与时空宣传上的有机结合,形成宣传工作灵活创新的联动机制。

    二是把握宣传时机。农业普查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农闲时均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均是老人和儿童。如果宣传不择时机,效果甚微。所以笔者认为,在对普查对象宣传经及形成宣传高潮点,应安排在农忙时节,以及农村俗规节日之时,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开展强势宣传,加之在城市社区宣传的基础,进一步使其加深对开展农业普查的意义、重要性,以及自己履行相关义务的认识,为下一步积极做好普查登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创新宣传方法。农业普查宣传的对象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在宣传方法上要形象生动,灵活多样,要贴近生活,贴近民俗。要利用广播电视这个载体,播发农普宣传的相关题材。通过编排文艺节目、放电影、设流动宣传点等方式,开展独特新颖的宣传活动。同时要以每个村、组为单位,开展宣传至田边地头。同时要着重宣传农业普查与“三农”的关系,要宣传农业普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关系,真正使农业普查工作深入人心,认识到位,见诸于自觉配合的行动。

    四是畅通宣传通道。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目的在于增强普查对象积极的配合意识,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普查对象由于个性差异,宣传思路也要灵活多变,要建立普查宣传网络,真正使农业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等机构的作用,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建立纵横交错的农普宣传网络。对长年在外务工调查对象,要通过其亲属或朋友,或以电话联系的方式,有针对性进行宣传。要着重关注调查主体中的老年人、文盲、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宣传工作。建议以村或组为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制,并通过学校、敬老院等这些特殊群体的归属组织,有针对性地做好动员宣传工作。

    农业普查宣传是贯穿普查过程的系统工作,只有宣传到位,普查对象认识到位,认真履行自然人的诚信义务,才能确保普查工作整体质量,才能获得真实准确的普查数据,才能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研究“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安仁县农普办 尹忠仁 供稿]

 ◎  如何保证农业普查登记质量 (01-23)

 ◎  农业普查之我见 (12-29)

 ◎  如何搞好基层农普业务培训的几点体会 (12-07)

 ◎  农普培训重点应向基层倾斜 (11-21)

 ◎  如何界定城镇农业普查对象 (10-26)

 ◎  减少农业普查中基层调查误差的对策与建议 (10-23)

 ◎  搞好农普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10-08)

 ◎  农业普查要做到“五个到位” (09-02)

 ◎  对如何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九点看法 (02-20)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