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省经济普查省级综合试点观摩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国家普查办法基本确定,全省大规模基本单位清查工作即将全面铺开,普查工作从准备转向实战的关键时候召开的,意义非常重大。两天来,大家通过集中学习、实地考察、会议讨论,对于如何开展这次经济普查工作,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在讨论发言中,大家普遍认为,株洲和湘潭的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省、市、区、乡镇四级普查办的精心组织,广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试点所取得的每一条经验、教训,对于各地结合实际做好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里我代表湖南省第一次全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冒着酷暑,在试点工作中辛勤耕耘、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全体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这次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 这次省级综合试点所取得的收获和启示
开展经济普查,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再加上经济普查范围广,内容多,调查对象情况复杂,对于如何着手开展工作,怎样确保成功,心里没有底。因此,在8月初,省经普办选定株洲市芦淞区的建宁乡和建宁街道办事处、湘潭市的岳塘区的霞城乡和中洲路街道办事处进行省级综合试点,为我省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探索路子。这次试点工作,是模拟经济普查的全过程进行的,包括前期准备、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清查摸底、普查员选调和培训、现场登记、审核汇总、事后质量抽查等各个阶段,国家下发数据处理程序后,还将利用这次试点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试点和程序调试。
这次试点的主要收获是: 1、 明确了省、市、县、乡普查机构的职责 省级普查机构,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实施方案和大的普查原则的制定上。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制定好全省经济普查的实施方案、宣传动员方案、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方案、基本单位清查方案、普查员选调培训方案、数据处理方案、质量抽查方案、数据评估方案、资料开发应用方案等等。要规定好经济普查的组织实施原则、单位划分原则行业划分原则、普查登记原则等等。
市州级经济普查机构,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督促指导上。要在省级普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各项具体实施细则。要督促指导所辖县市区按工作流程和各项规定,完成经费筹措,宣传动员,普查区域的划分,普查示意图的绘制,普查人员的选调和培训,普查表的发放、收集、整理、审核,数据处理,质量抽查,资料开发等各项工作。
县区级经济普查机构,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作布置和组织实施上。要根据国家、省、市三级的各项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工作计划,布置好工作任务,协调好条块关系,编制好清查摸底的底册。要面向普查对象和被调查单位,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要精心组织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业务培训、考核、颁证。要认真组织好各类各种清查表、普查表的发放、回收等审核验收,质量抽检、数据处理、评估上报工作。
乡级普查机构,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具体实施上。要根据当地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情况,保质保量的选调、选聘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不重不漏、界限清楚的划分好普查区域、绘制好示意图;要组织管理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高质量的完成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清查、普查登记任务;要认真做好辖区内清查表、普查表的布置、审核、收集和上报工作;要想方设法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的准确。
2、 明确了清查和普查的实施原则 对于清查而言,要坚持地毯式的实施原则。也就是在划分好普查区域的基础上,按照在地原则,挨家挨户进行清查登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
对于正式的普查登记而言,将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是在已经完成单位清查任务,形成了普查单位名册的前提下进行的。采取这一原则,有利于各级按统计惯例和管理权限组织普查工作,有利于条条管理的单位取得数据资料,有利于减轻乡、村两级的普查工作压力。
3、 探索了普查员的培训方式 这次试点,有的采取的是条块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的采取的是直接培训到普查员的办法。从培训效果,也就是普查表的填报质量上来看,由县级普查机构直接培训到普查员要好一些。
4、 摸索了经济普查的工作方法 要顺利进行入户登记,准确填报普查表,要求普查员即熟悉普查业务,又了解当地情况,而且在当地要有一定的威望。但在普查员选调的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同志是凤毛麟角,很难找到。在试点中,将熟悉当地情况,具有一定威望的村干部、老同志和学历较高、熟悉业务的同志搭配使用,一个负责引路,一个负责登记,优势互补,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方法。在确保清查工作质量上,采取地毯式清查与名录库核对相结合,边清查,边核实,再查遗补漏的方法,试点证明行之有效。在填报普查表时做到"五核对",即调查单位与清查后形成的普查对象名册相核对;各项属性指标与营业执照或证书、行政登记或审批手续相核对;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数与所填报的产业活动单位普查表张数相核对;经济指标与单位有关的会计和业务核算资料相核对;主要指标与以往统计资料相核对。这样边填报、边审核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5、 及时发现了一些普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经济普查和年报均规定在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进行调查,但有部分企业在年报中按注册地填报,这将造成普查数据和年报数据之间的差异。比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填报者对指标和分类理解不了,造成明显的技术性差错,导致一些本应填报的指标没有填报。再比如,部分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状况不稳定,特别是季节性歇业、停业的单位多,数据难以准确填报。个体户顾虑多,不愿讲实话,一些下岗职工,对政府部门有成见,造成入户登记难度大,登记数据偏小,等等。
这次试点的有益启示是: 1、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争取领导重视 经济普查是国务院布置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保障人财物足额及时到位,需要声势浩大的宣传,这些都离不开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强化政府行为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优势和各级政府的组织优势,强化政府行为。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调动宣传、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力量,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和支持普查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基层政权和居(村)民自治组织。因为普查的很多工作,如普查经费的落实,普查员的选调、管理和使用,普查小区的划分,普查现场的宣传,对不配合普查的单位和个人的说服工作,都需要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深入宣传发动 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是这次经济普查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因此,在清查和普查登记前,宣传工作必须先行。要做好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注意抓好基层宣传,利用板报、标语、宣传画、广播、宣传车、厂报厂刊、单位内部有线电视等基层媒体和传统形式,花费少、效果好。在宣传的内容上,要根据普查对象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大众化、人性化,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在宣传的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让普查对象从视听觉上都有强烈的感受。
4、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加强督促协调 经济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环环相扣。为了保证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在普查工作的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口,普查机构要加强对下级的督促检查。对一些级别较高的机关、财大气粗的企业,身份显赫的个体经营户,要主动出面协调,为基层排忧解难。
5、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发挥专业优势 经济普查几乎涉及了统计系统的所有专业,内容多,范围广。仅仅依靠普查办的力量,很难确保工作质量。各专业在其统计领域耕耘多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过硬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分兵把关,分专业负责,既是国家的要求,也切合统计工作的实际。
6、 要搞好经济普查必须坚持依法普查 坚持依法普查,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规范普查行为,收集资料要采取合法报表的形式;普查员要认真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催报、查询要手续齐全。二是要将普查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宣传到位。让普查员了解,保守调查对象的秘密,是其应尽的职责和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让普查对象了解,申报普查内容是应尽的义务,为普查对象资料保密是普查员和普查机构的职责,强调本次普查数据不作为增加税费的依据,是国务院的明确规定。三是对于那些拒不填报,拒不配合的钉子户,要按照法律程序,依法查处,并及时予以曝光。
二、 对下一步经济普查工作的一些要求
1、 县级普查经费要确保到位,督促乡镇街道的普查经费人员落实。 通过这次试点我们了解到,经济普查成本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是需要培训的人员多、次数多、内容多、工作量大。清查要培训,普查要培训,乡镇村居委会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培训,法人单位的普查人员也要培训。其次是宣传动员的要求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主要靠宣传,而宣传就要宣传经费。第三是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人数多,工作期间起码的盒饭和饮水是要保障的。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单位抽调普查人员的难度增大,选聘社会人员参加普查工作,就需要一定的经济补足和劳动报酬,而多数乡镇、街道的财政状况都较紧,难以保证这些经费的开支。因此,县级普查经费如果到位情况不理想,如果不能给予下级适当的补贴或提出明确的要求,经普工作开展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会影响整个普查工作的质量。
2、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选聘要讲求质量 经济普查涉及的表种多、指标多、填报难度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素质和其他普查相比,要求更高。各地一定要选调那些热爱经济普查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经济、财税、统计等基础知识;熟悉本普查区内的单位分布情况,工作认真细致,身体健康的同志参加经济普查工作。普查指导员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工作经验。这些人员,可以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教师和大中专毕业学生及离退休人员中选调,也可以临时从社会招聘。特别是根据经济普查的特点,可以考虑从邮递员和报刊发行员中选调选聘一些,作为单位清查的普查员。
3、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培训要注重效果 由于经济普查的分类标准、指标设置较为复杂,由县培训乡镇、乡镇再培训普查员的方式效果不好。因此,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普查机构要直接培训到普查员。对于普查员较多的专业,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控制好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不仅要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专业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对入户访问调查技巧也要进行培训。
4、 宣传发动要大造声势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墙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宣传媒体和社区宣传队上街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大造宣传声势,在清查登记和普查登记前,各掀起一次宣传高潮。要做到普查员入户登记时,调查对象知道是来干什么的,拒绝或不如实申报普查资料会有什么后果;达到调查对象积极支持配合的效果。
5、 普查区域划分和示意图绘制要界线清晰,不留空白区。 要确保经济普查不漏单位、不漏个体户,不重不漏的划分各级普查区域,绘制好普查小区示意图是关键。普查区域的划分和示意图的绘制要本着从上至下、分级划分、完整地域的原则进行,要做到边界清楚,地域不重不漏,并保持同一单位的完整性。上一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对下一级经济普查地理区域的划分工作。对行政管辖存在争议的区域,由上一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协调。对于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较多,情况复杂的居(村)委会,要划分普查小区。
6、 清查工作要制定好计划,按步骤、按要求进行,防止遗漏。 对于这次基本单位清查工作,省里规定了三个阶段十二个步骤,这些步骤对于确保清查质量,防止单位遗漏,都是必不可少的。各地在制定计划、安排工作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能有所省略。对于清查工作而言,提高数据质量的关键是防止遗漏,对于重登错登的单位,正式普查登记时还可以剔除、更正,对于漏登的单位,由于正式登记是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无法再对其进行拾遗补漏,这一损失将无法挽回。
同志们,大家回去以后,就要投入到紧张的基本单位清查工作中,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基本单位清查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高质量的完成清查工作任务,为经济普查正式登记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