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工作是经济普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前段工作的汇总,也是判断经济普查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从历次的普查数据处理的经验中也都应验了这句话。今年,是首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始,对于日后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经验和企望并存,在上级普查机构直接指导及精心组织下,经各级基层经济普查办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有条不紊、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是不成问题的。但本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急待改进的问题:一是设备的配置问题,二是普查表质量方面的问题;三是数据处理队伍方面的问题。怎样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级的数据处理工作质量?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先进的录入和处理设备是经济普查工作数据处理的关键
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本级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接收、汇总、上报、资料加工。基本的设备为:运行Windows 95/98/2000/XP操作系统的三台或以上普查专用PC机;针式打印机一台或多台;采取计算机网络或软盘和光盘进行数据报送。那么要求按要求配置了与国家数据相配套的微机及为储存大量数据必备的硬盘,并购置好必要的磁盘、纸等物料,为数据处理做好充分的准备。与以往的普查比较,首次经济普查必须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当前的数据处理软硬设施日新月异,如果采用象过去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方法,用光电扫描机录表,那么相应的机器设备更加要求高,程序的设计必须更加完善,这样才会大大减轻工作量、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数据的后期处理上,能充分利用当前统计系统自身的处理软件,如SARP、VF6等,以便于今后数据的方便使用,特别是基层对数据的提取,以弥补以前普查数据基层利用率底下的现象。
二、扎实完成前期各项工作是顺利开展数据处理工作的基础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前期基础工作紧密相关。像扫描图像不清,与早期填表工作相关;录表时出现的机器识别率底,是由于编码工作中书写不规范所造成;数据审核出现的逻辑错误和再生错误,这些错误的存在与错误的基本上与普查员的素质和业务知识及核查阶段的把关度相关。因此可见,只有做好了录表前的预审准备工作,狠抓了前期的工作质量,才会避免工作的重复和返工,才会减少数据录入时的错误量。同时,在每一个工作间隔期间,特别在编码与录表期间,除了完成上级安排任务外,基层数据处理小组要制定出总体计划和工作安排,做好录入前的各项准备。对普查表进行质量抽查,对抽到的字迹不清晰、表内关系逻辑失衡的普查表要坚决重新填写,数据处理培训不要只培训到录入人员,这种做法是不够完善,从下面各乡镇抽选出的人员也要进行录表、审表等数据处理知识的培训,这有利于各乡镇更好地协助后期数据处理工作,也利于各乡镇有的放矢地干好本辖区内普查表审核和编码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数据处理队伍的建设是确保数据处理成功的保障
在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这个系统中,我们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软件"建设和完善,两者都不可偏颇。总结历次的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对"软件"建设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要组建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数据处理工作队伍。拥有一支这样的队伍,是任何工作中取胜的重要资本。经济普查是国家又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工程,任何一级普查机构都应本着高质、高量完成普查工作的准则,慎重组结数据处理组成员,这种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承前启后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这种队伍的标准就是要求队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负责的工作心、吃苦耐劳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其次要充实数据处理队伍,保持其稳定性。经济普查数据工作量可能比农业和人口普查数据量还要大,在光电扫描阶段和改正数据阶段,虽然能得到各方的协助,还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但如果人员异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他们对数据处理技术整个过程不是非常娴熟,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各经普办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队伍的稳定性。经济普查工作持续时间较长,因工作进度的推进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组织结构也会随之而调;二是确保普查队伍的协作性。数据处理工作发现的问题都是前期工作遗留的问题,需要普查业务人员密切配合,参与解决。
以防工作失调。再则要提高数据处理人员的普查业务知识水平。数据处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普查数据处理的质量高低。构成数据处理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知识,而且包括普查业务知识。因为普查工作一环扣一环。这环环相扣,不仅工作步伐要紧跟上,而且知识的转换也要衔接好。因此,数据处理组成员要尽早介入普查,从一开始就全面投入到普查各个环节,熟悉各阶段普查业务。若数据处理主要技术人员在普查的早期都参与了普查的登记、编码等各项工作,对表中的指标、表中的逻辑关系非常熟悉,那么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不仅能够解决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问题,也能及时在录入现场解决各类普查的业务问题,特别是在光电录入数据的改错和编码审核阶段的改错,都涉及到大量的指标的理解及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问题数据处理组的技术人员均能在现场予以解决。这样就达到了环环相扣的效果,在工作安排上,甚至可以把编码组和数据处理组相互结合,组长同为一人,使两个环节衔接起来,这样既强化了数据处理人员业务知识,解决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衔接,又避免由于责任不清发生脱节和推诿的现象。可以消灭后期的再生性差错,使数据处理得到改进,进而顺利完成经济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
[新邵县统计局肖炜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