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分析研究
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我国成功地进行过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一系列的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国从2004年开始,历时3年时间,要完成史无前例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这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融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大型普查,借鉴历次普查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开发利用好经济普查资料,谈三点意见,以供参考。

    一、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应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应成为普查环节中含金量最高的元素。
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普查数据都不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最终目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目的是在于运用这些资料进行有价值的分析与研究,探索其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奥秘,从而利用这些规律,扬其长而避其短,使之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用以指导和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普查资料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经济与人的发展规律。深层次地加以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就便于人们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依规律办事,在自然的海洋中驾驭经济的发展。

    2、经济普查资料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相斥相融的比例关系。分析研究这些比例关系,有利于党和国家正确判断,及时作出调整或修正,使之达到和谐统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普查资料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资本的投入与产出的个体差异和总体水平。分析研究它,有利于各级政府运用经济杠杆进行总量控制。

    4、经济普查资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研究它,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决策和计划,决胜于千里之外。

    因此,经济普查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开发利用普查资料是整个普查环节中含金量最高的元素。

    二、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应运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应成为理论和应用高度统一的结合体。

    经济普查资料是一座庞大的金矿,你不去开发利用它,它就会沉睡百年,毫无价值和意义,如果你是淘金者,它就会给你闪光的回报。

    我国经济的崛起大至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那就是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因此,在普查资料开发利用中,应着眼于中国特色,运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模式。

    1、利用普查资料,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这种经济体系的建立,前无古人经验可鉴,正如经济学家们所言:处于黑夜中摸索着前进,成功与失败并存。作为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引起了高度重视与关注。因此,开发利用普查资料,总结、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我国经济健康向前发展,是当务之急,形势所迫。

    2、纵论"宏观"和"微观"领域研究,服务经济发展。任何一种新的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都离不开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和对企业微观经济的搞活。我们在研究开发普查资料时,应注意二者统筹兼顾,既要从宏观上研究整个经济过程运行情况,深入细致地考察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出、就业与价格,便于国家利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等工具调控经济。又要从微观上加以研究,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盘活资本,实现双赢。

    3、合理利用普查资料,分析比较各年度的年报资料。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年报指标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以便于推进统计方法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纠正某些统计数字不实现象,保证统计部门不出假数,统计资料真实可信。

    4、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建立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档案。经济档案不光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更要有一套完整的分析系统与管理系统,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生产模式、不同管理方式下的需要。

    5、利用普查资料,建立滚动模型,及时预测预警。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现在推行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前无古人经验可鉴。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统计来预测预警,以化解前进道路中的风险和危险。

    由此可见,对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还是老眼光、老模式、老套套是不行的,必须赋予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的高度统一。

三、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应树立新的观念和理念,应成为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各级普查机构要更新观念和理念,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领导要更新观念和理念,要早作计划,早作安排,摆到普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计划中,应考虑以下三个环节。

    1、有始有终,防止虎头蛇尾。普查资料开发利用,是整个普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属于收尾工作。回顾历次普查,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资料开发利用虽有计划有安排,但往往等到人员机构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从试点工作到普查登记铺开再到数据录入、审核、整理、上报,人们就感到大功告成了,因此而高忱无忧,人心涣散,至于资料如何开发利用,使之转化成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利用它来指导与推动经济发展,即成了轻描淡写的败笔。

    2、资金分摊,防止重前轻后。普查经费的落实都是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而各级财政在落实普查经费预算时,往往是分年度一笔划拨,由此造成前期工作经费有保障,大家拼命干,后期工作经费无着落,大家洗手看的尴尬局面。

    3、调节人才,防止闭门造车。普查工作融社会性、科学性、研究思维性于一体,光是倚重于政府统计部门人员是不够的,应该以政府行为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大专院校及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参与,让他们掌握第一手材料,都来关注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
[邵阳市统计局赵放泉  供稿]

     
   
 

 ◎  洞口经济普查忧思录 (07-15)

 ◎  经济普查应突破四种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 (11-22)

 ◎  借鉴工业普查成功经验 搞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 (07-13)

 ◎  个体户普查质量探讨 (07-13)

 ◎  县级统计部门如何应对经济普查 (07-13)

 ◎  经济普查组织模式探讨 (06-29)

 ◎  经济普查数据处理技巧之我见 (06-28)

 ◎  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质量的思考 (06-24)

 ◎  经济普查工作需引进市场机制 (06-24)

 ◎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查工作 (06-22)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如有任何意见和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web_hn@stats.gov.cn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